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专家教你科学识别与应对

2025-11-27 18:01:3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通讯员 黄琪奥

近期随着气温持续走低,我国多地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了解到,该院呼吸内科接诊的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副流感病毒感染者明显增多。面对“多毒并存”的感染态势,如何科学辨别病原体、合理用药、有效预防?该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黄晓寒与药剂科副主任药师谢林利共同作出解答。

四大常见病毒特征与应对方案

黄晓寒介绍,流感病毒在秋冬季高发,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全身酸痛、咳嗽咽痛等全身性症状。通过咽拭子核酸检测可确诊,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效果最佳,每年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鼻病毒多见于春、夏和早秋,主要引起打喷嚏、流鼻涕、轻咳等普通感冒症状,通常不会高热。目前尚无特效药和疫苗,以对症治疗为主,健康人群一般7—10天可自愈。

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于冬季和早春,在5岁以下儿童中易引发肺炎、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成人感染后类似普通感冒。该病毒无广泛使用的疫苗和特效药,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

副流感病毒可引起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因年龄和免疫状态而异,常见症状包括鼻炎、咽炎、发热等,无特定抗病毒药物,需对症处理。

科学用药需区分抗病毒与对症治疗

西南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谢林利介绍,流感用药主要分为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两大类。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属于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必须满足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停药。

对症治疗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止咳祛痰药等。发热超过38.5℃时,3个月以上婴儿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可用布洛芬。咳嗽时需区分干咳和多痰情况,选择相应药物。复方感冒药应避免多种联合使用,防止成分重叠导致过量使用。

谢林利特别提醒,不同药物的服用方法各有要求。奥司他韦建议随餐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含镇静成分的感冒药最好睡前服用,服药后避免驾驶;缓释制剂必须整粒吞服,不可掰开或嚼碎。服用止咳糖浆后半小时内不宜立即喝水,以保证药效。

专家强调要避免三个常见误区:一是不要滥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且可能导致耐药;二是不要叠加服用多种复方感冒药,以免相同成分过量造成肝损伤;三是不要通过捂汗方式退烧,这可能引发脱水等不良反应。

科学预防是应对呼吸道疾病的首要措施。在人群密集场所应规范佩戴口罩,及时接种流感疫苗,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手部卫生。同时,注意多喝水、规律作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专家最后提醒,感冒多为自限性疾病,用药主要为了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3—5天无缓解或加重,特别是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