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胚胎着床全过程首次实时记录

2025-08-18 02:02:00 来源: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据最新一期《科学进步》杂志报道,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生物工程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3D动态成像技术首次实时记录下人类胚胎着床的全过程。这一突破性成果为深入理解着床机制、提升辅助生殖成功率提供了重要依据。

子宫着床失败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占自然流产病例的60%。

最新研究发现,人类胚胎在着床时,会像“钻探”一样缓缓向子宫深处推进,不仅释放酶分解周围组织,还会发力突破富含胶原蛋白的纤维结构。这种胶原蛋白坚韧如绳索,同样存在于肌腱和软骨中。胚胎一边“开路”,一边开始构建与母体血管相连的组织,为自身获取养分打下基础。

团队观察到,胚胎并不是被动地嵌进去,而是在“主动施工”。它会拉扯子宫基质,让其移动、重组,并对外部传来的机械信号作出反应。高效的着床伴随着基质的最佳位移,说明机械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他们推测,体内的子宫收缩可能会影响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

为开展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平台。该平台是一种采用胶原蛋白与多种发育必需蛋白构成的人造基质,可使胚胎能够在子宫外的可控条件下着床,从而实现实时荧光成像,同时也能分析胚胎与周围环境的机械相互作用。

团队分别用人类胚胎和小鼠胚胎开展实验,以比较两种着床过程。结果发现,小鼠胚胎在与子宫接触时,会先抓牢表面,随后子宫像“盖被子”一样折叠包裹胚胎,形成“子宫隐窝”。而人类胚胎的策略则截然不同,其会一路向内“钻透”,完全嵌入子宫组织,从内向外呈放射状生长。

人们对胚胎着床过程的深入理解,可能会对生育率、胚胎质量和通过辅助生殖受孕所需的时间产生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左常睿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