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会综述》:注重影响力和可读性的综述期刊

2025-09-26 01:35: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邓肯·格雷厄姆

《化学会综述》(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简称ChemSocRev)由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发表高影响力、高权威性和高可读性的综述论文。从1947年创办的前身《化学学会季度综述》至今,《化学会综述》在70多年里刊发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综述论文。它长期稳居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前列,已成长为化学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和认可度的期刊之一。

《化学会综述》发文范围广泛,涵盖化学和材料科学、纳米科学、物理学、工程学与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以及跨学科的各种前沿性重要课题。其高影响力早已超越传统化学学科领域,延伸至催化、可持续能源、数字化科研与AI、分析科学和化学生物学等诸多交叉研究方向。

汇聚权威专家与新锐力量

《化学会综述》刊发的每篇综述论文均由相应领域的权威专家撰写,他们对领域的进展、趋势和未来方向都有着独到而深刻的分析与见解。目前,论文作者包括许多全球知名学者,其中不乏诸多诺贝尔奖得主。随着中国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本刊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学者的身影,他们的一些论文已被引用超过3000次。

我们非常支持年轻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每两年期刊都会出版一期先锋科学家专刊,专门发表开始独立科研生涯6年内的年轻学者的研究。

坚持高水准服务学界

《化学会综述》的所有方和出版机构英国皇家化学会是一家非营利性的专业学术团体,致力于为全球研发人员提供支持并帮助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进步。作为一本学会出版的期刊,《化学会综述》的编委会团队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组成。其中,来自中国的副主编有厦门大学田中群教授和南开大学卜显和教授。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不仅推动发表了许多中国作者的优秀论文,也为期刊的国际性发展作出了贡献。田中群院士长期在期刊编委会服务,我们与他一起共事超过10年之久。我刚刚还与田中群院士和其他同仁们一起在本刊发表了一篇综述,系统回顾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领域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作为主编,我带领编委会规划期刊的发展大计,包括确定期刊的前进方向、发文范围和质量标准等,确保能体现全球化学界的最高水准。与此同时,编委们会定向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研究人员们向期刊投稿,这也是期刊能持续吸引高质量稿件的重要原因。另外,编委们还会主持对所投稿件的评审工作,确保期刊最终发表的论文都能满足读者们的高期望值。这是《化学会综述》与商业出版机构所属期刊的一大不同之处,也是确保本刊实现学界引领以及秉承学术为魂的关键所在。

科研新手的入门指南

《化学会综述》发表的主要论文类型有两种:全文性综述和教学性综述。其中教学性综述的要求,是让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高年级的本科生们也能读懂,从而成为他们了解某个新领域的入门指引。为方便读者和领域初学者,每一篇教学性综述还会列出若干条学习重点。

最后,《化学会综述》之所以能成为化学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人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我们深感荣幸并倍加珍惜这份信任与支持。我们愿继续与全球科研界的各位同仁一道努力,不断帮助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进而造福全人类。

(作者系《化学会综述》主编、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思克莱德大学教授)

点评:

《化学会综述》是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最具影响力的综述类学术期刊,以“高影响力、权威性”为宗旨,通过独树一帜的定位与严格的学术标准,引领化学领域的知识传播与学术对话。

《化学会综述》始终秉持“原创性与国际影响力并重”的原则,要求作者在综述中融入独立的分析与前瞻性见解,而非简单堆砌文献。期刊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跨学科视野,确保每篇综述兼具纵向的专业深度与横向的学科广度,使其成为全球科研人员构建知识图谱的枢纽和孕育颠覆性思想的重要平台。

我尤其推崇突破传统评述范式的教学性综述,其主要面向青年学生和跨领域研究者,因此要求作者兼具双重身份:既作为领域专家系统解构某一核心科学问题的知识谱系,又化身教育者,深入浅出地解析复杂概念和指出实验要点。这些综述为新入行者提供精准坐标和入门指南,不仅是探索新领域的路线图,也是激发创新思维和方法的催化剂。

点评人:田中群,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

本栏目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责任编辑:常丽君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