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余昊原
9月26日,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主办的“科技外交官之家——2025年资深外交官·绵阳行”活动在四川省绵阳市圆满举行。
本次活动紧扣当前国际科技合作新形势,立足绵阳作为中国重要科技城的产业基础与创新优势,邀请科技外交、国际合作领域的十余位资深外交官与业内专家建言献策。专家们深入探讨前沿科技发展方向、国际合作机制创新以及地方科技开放路径,旨在为绵阳市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提升开放创新能级提供智力支持。
在领导致辞环节,绵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莫怀学以及国科协会长、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司长靳晓明等发表讲话。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从全球化视野出发,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创新驱动对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开放合作对于国家科技创新、世界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深远意义。他认为绵阳的创新生态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将会吸引更多的优质国际科技合作人才及项目落地绵阳。他呼吁通过国科协“科技外交官之家”等平台,丰富绵阳国际创新资源、促进绵阳新质生产力发展。
前驻丹麦使馆科技参赞何馥香全面介绍了丹麦科技创新概况、中丹科技合作的悠久历史,分享了中丹重要科技合作机制和平台,探讨了当前中丹合作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并对中丹下一步合作提出了建议。他呼吁抓住中丹建交75周年重要契机、聚焦重点合作领域,利用官民并举,双多边共同发力等举措,促进中丹科技创新合作深入发展。
活动期间,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签署《共促科技合作交流框架协议》,双方将携手推动科技交流合作。来自绵阳市科技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百余名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