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车企“既有竞争,也应合作”——专访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

2025-10-17 02:02:00 来源: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卢子建

“我相信,我们既可以是竞争者,也可以在其他领域相互学习。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机遇和可能性。”近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在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穆希雅表示,她坚信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将继续快速增长,不仅是在中国,世界其他地区也是如此。但同时,这种快速增长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包括电网、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同步规划。

随着电池寿命延长和自动驾驶技术不断突破,新能源汽车行业日新月异。穆希雅认为,行业目前正经历两个非常快速的演变:其一是通往电动化和气候中性交通的道路;其二是通往数字化的道路,自动驾驶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因此,我们正经历着双重的跨越式发展。”

穆希雅认为,中国和德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的领军者。“我们需要共同的标准,在发展步伐上保持协调一致非常重要。”这不仅关乎消费者信心,更关键的是,也关系到开发成本等其他方面。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欧盟紧密合作将非常重要。

穆希雅表示,德国汽车行业反对欧盟对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无论在中国还是德国,汽车行业都希望保持竞争、开放市场,希望在两国都有销售汽车的机会。“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寻求更多的工具,达成利益平衡。”她认为欧洲汽车行业需要提出解决方案,并表示德国方面正积极行动。

中德两国在汽车工业领域合作数十年并取得丰硕成果。穆希雅认为,两国企业间的联系建立在相互信任和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既有竞争,也应合作”。这一点在最近慕尼黑车展上得到了体现,许多中德企业都展示了合作项目。

大众汽车与江淮汽车在安徽省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合资企业,而吉利汽车则在法兰克福机场附近的劳恩海姆设立了研发中心。这表明合作已超越单纯贸易,延伸至共同研发层面。

穆希雅表示,她非常高兴在过去几年感受到了两国汽车企业之间非常强劲的合作活力。这不仅关乎整车制造商,同样也适用于面临类似情况的零部件供应商,他们可以同时接触中国和德国的汽车制造商。

穆希雅认为,当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分担挑战和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欢迎一切聚焦合作的倡议”。

责任编辑:左常睿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