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精度的靶标

2018-10-23 15:33:34 来源: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 王海滨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讯(记者王海滨)10月23日,“中科院之声”发布: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医学检验技术研究室高山课题组研究发现并克隆了两个可能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靶标的 lncRNA基因。

据介绍,本次发现的两个lncRNA,其中一个为新发现,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PCSEAT;另一个为MYU ,一种在结肠癌中被发现的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lncRNA。

科技日报记者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导高山。他说:“这个新发现可以作为一个早期诊断的标志物,通过对患者尿液的检测,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由此提高前列腺癌实施化疗的精确性,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手术等,减少患者的痛苦。”

高山说:“目前,相关的基础研究已经完成,需要找产业基金,可以转化成试剂盒,由此降低检测成本,使用更加便利”。

病人组织样本检测数据显示,PCSEAT仅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数量,而 MYU 在包括前列腺癌组织在内的多种人类癌组织中有较高的数量。分别以PCSEAT 或 MYU的数量作为区分正常前列腺组织与前列腺癌组织的方法均具有非常高的专一性和敏感性,检测精度高,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有很大的意义。因此,PCSEAT 和 MYU 分别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标准。

科研人员在体外实验中分别显著增加这两种 lncRNA,均可以促进人前列腺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能力,而分别减少这两种 lncRNA 的数量则可以显著减慢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因此,PCSEAT和MYU分别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靶标。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男性健康危害严重。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10万的新增前列腺癌患者,有超过25万人因前列腺癌而死亡。

与此同时,虽然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但由于生活方式西化、人口老龄化等原因,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现已成为我国男性第五大常见癌症。因此,对前列腺癌诊治开展相关研究刻不容缓。

目前临床上检测前列腺癌的方式包括:直肠指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患者血液中的浓度检测、前列腺癌特异性基因表达检测等。

然而,即便是作为目前对前列腺癌检测主要方式的 PSA 筛查,其对于降低前列腺癌致死率的帮助也是微不足道的。同时,该方法并不能确诊恶性前列腺癌,还可能带来因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造成的精神损伤等生理、心理上的伤害。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华凌
深圳:“全科医生疫苗处方”试点落地&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