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致敬科技强国路上的每束光
来源: 科技日报
编辑: 孙莹
2023-05-30 11:46:26
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了科学家精神这一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弘扬和传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是岁月长河里的光。他们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不畏艰险、执着追求,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成长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他们当中有一些人闪着璀璨星光,而大多数或扎根基层或默默奉献——在农业现代化的田间地头、在基础建设的山河大地之间、在前沿探索的实验室、在救死扶伤的手术台……于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守望着中华儿女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下面,让我们重温几位迎来百年诞辰的院士的故事,传承他们矢志报国的理想。

陈能宽:“不甘迟暮,壮心不已”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西北上空出现了两个太阳——中国人自力更生研制的氢弹试验圆满成功。

“两弹”是新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身边人的讲述里,这一笔有着动人的注脚。


陈能宽(1923年—2016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学专家。图为陈能宽在查阅资料。

陈能宽作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与他一同工作过的同事曾谈起这样一幕: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陈能宽爬上102米高台做最后检查,他心情澎湃,默默祈祷这项凝聚千万人心血的工程一举成功。

1987年4月,64岁的陈能宽出任“863”计划激光领域首任首席科学家。花甲之年履新,他感慨万千:“不甘迟暮,壮心不已;迎接挑战,奋飞莫停。”

从金属材料学,到核武器研究,再到领导“863”计划激光领域研究,方向在转换,国家目标是不变的圆心。在陈能宽看来,个人的研究兴趣和对研究前沿的把握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是,科学研究要立足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需要。>>详情

夏培肃:“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计算机”

中国电子计算机事业的起步,是从一个三人小组开始的。三人中唯一的女性是从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归国的29岁女博士夏培肃。

夏培肃被称为“中国计算机之母”,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她独具前瞻性视野。


夏培肃(1923年7月—2014年8月),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计算机专家。图为夏培肃正在伏案工作。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国内外科技交流更加便捷,有人主张仿制国外计算机,夏培肃则认为还是应该自主创新。当时,夏培肃带领团队开始对并行处理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又成功研制BJ-01和BJ-1并行计算机。

那时,夏培肃对计算机依然全情投入,她形容自己“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计算机”。对国际国内计算机发展情况,她了如指掌。只要有与计算机相关的最新期刊资料,她都要看一看。

20世纪90年代,夏培肃敏锐地意识到了高性能计算机的重要性。90年代中期,夏培肃主持开展了“高性能计算机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性研究”项目,为研制运行速度在万亿次及以上高性能计算机提供技术基础。1998年,夏培肃在第9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作《高性能计算技术展望》报告,呼吁我国制定发展高性能计算机的战略规划。

曾有人问夏培肃,您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已经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并获得诸多荣誉的夏培肃却说,不满意。“我觉得自己应该做得更多一些,做得更好一些。”>>详情

张蔚榛:“如果再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走这条路”

“如果再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走这条路。”与地下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蔚榛,不止一次表示过对农田水利行业的热爱。


张蔚榛(1923年10月—2012年0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学专家。图为张蔚榛在农田水利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

1997年,学校接到张蔚榛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通知的时候,这位74岁高龄的科学家正奔波在新疆、甘肃等地的农村和牧区,与国外专家组检查评估水利工程项目。

20世纪70年代,我国北方连续干旱,地表水缺乏。当时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特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深层地下水水质好,含水层出水量大,某些地方甚至鼓励开采。

然而,由于深层水大量开采,造成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了大面积的承压水位降落漏斗。

“深层水基本上是死水一潭,补给也非常有限,地下水开采应以浅层水为主!”张蔚榛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对后来华北及类似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蔚榛投入很大精力的又一项重要研究工作,是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改良。他多次去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了解黄淮海平原重点试验区水盐动态的试验情况。一位村民动情地说:“他是第一位到我们这儿来的大学教授。”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试验区,经过张蔚榛的艰苦努力,终于稻粱飘香。>>详情

周维善:“我只是做了其中一部分化学基础研究”

1983年1月6日,在包括周维善在内的多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青蒿素实现合成,合成的青蒿素与天然青蒿素完全一致。“全组同志真是无比高兴。”周维善回忆起那一天的场景仍是历历在目。


周维善(1923年7月—2012年8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专家。图为周维善(中)与青蒿素合成小组成员讨论工作。

在谈起贡献时,周维善反复强调:“青蒿素系列药物的研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众多研究人员的参与,不是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可以包打天下的,别人做了许多工作,我只是做了其中一部分化学基础研究。”

除了测定合成青蒿素,周维善一生还做了许多用有机化学造福人民的工作。口服避孕药、甾体植物生长调节剂、Sharpless烯丙醇不对称环氧化合物试剂改良……这些成果都离不开周维善的付出。

在周维善的眼中,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他辉煌的一生中,他将自己融入集体、融入团队,以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用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造福人民。>>详情

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是一束光,因志同道合而汇聚成精神的火炬,照亮建设科技强国之路。今天,让我们向各行各业的科技工作者们致敬,并送上节日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