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有条不紊 防灾以人为本

2018-06-20 09:18:16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本报驻日本记者 陈 超

——日本国土防灾技术株式会社顾问李鸥谈大阪地震

日本发生的内陆型(直下型)地震和海沟型地震原理图。图片由日本气象厅提供

今日视点

本报驻日本记者 陈 超

18日7时58分,大阪府北部发生了强烈地震,至少有4人死亡、近400人受伤。当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日本国土防灾技术株式会社顾问李鸥先生。李鸥是长期从事防震防灾工作的资深专家,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日本地震的情况和相关经验教训。



内陆型地震 震级小烈度大

记者:为何此次地震震级不算高但烈度较大?属于什么类型?

李鸥:这次发生在大阪府北部的地震震级为里氏6.1级,与前年的熊本地震一样属于内陆型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3公里,却造成了烈度(日本称“震度”,和中国的烈度稍有差异)6弱的强震。最大加速度达806gal(厘米/秒2),是熊本地震最大加速度(1580gal)的一半多。

与海沟型地震相比,内陆型地震具有震级小、受灾范围小,震源深度浅(一般深度在30公里以内)、烈度大、破坏性大和几乎无法预测的几个特点。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大阪府三条活断层附近。据地质学家分析,地震原因与422年前发生的庆长伏见地震(1596年,M7.5)原因相同,是由纵贯大阪府的上町断层带活动造成的。

地震救援 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记者:此次地震受损情况如何?采取了什么救灾措施?

李鸥:关于损失情况,震中附近有4人丧生,近400人受伤。丧生者中有1人是小学生,3人是80岁以上老人。3人是被倒塌的围墙砸中、1人是被倒下的书架砸中致死。

震中附近部分建筑发生了围墙倒塌,建筑物外壁脱落、烟囱倒塌、天棚脱落、墙壁龟裂、门窗玻璃破碎脱落等;多处发生上水道破裂、喷水以及3起火灾。

倒塌的围墙和建筑外壁多为建筑法修订前建造的。因道路破坏轻微、受伤者都得到了及时救助。从人员死伤教训看,围墙是抗震的一个盲点。

新干线、电车、地铁一度停驶;17万户一时停电;手机通讯等曾一度中断。

在救灾方面,这次地震我们看到的是“按部就班”和“有条不紊”的局面。该干啥干啥。也就是说,在日本救灾活动已经是政府、企业和民间的一个工作、生活常态了。值得称道的是,这次地震发生时正值通勤通学高峰。虽然交通、水电、通讯一时中断,却没有造成7年前311大地震时东京那样的混乱局面。当然这次地震规模都没有超出“意料”。

交通、水电、通讯在24小时内基本上都恢复了正常。受伤人员也都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阪急电铁以车辆座椅紧急疏散乘客的措施也得到好评。

地震次数多 至今无法精准预测

记者:日本是多地震国家,日本的地震特点是什么?

李鸥:日本是地震大国,国土面积不足世界陆地面积的千分之三,而每年发生在日本或其海域的6级以上地震就有20多次,占世界总数的1/5。

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按地震频发地点还可以细分为沿太平洋岛弧的“外侧地震带”和沿日本海沿岸的“内侧地震带”。

日本的地震主要有“海沟型地震”和“内陆型(直下型)地震”。海沟型地震的规模比内陆型地震要大,有时会引起海啸的发生。如2011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就是典型的海沟型地震。

海沟型地震的应力集聚和释放的过程好像是拉弓射箭的过程。只不过拉弓的时间长达数十年到数百年,而释放只是一瞬间。海沟型地震有比较规则的周期,据以往的地震记录,可以大致推测出今后海沟型地震发生的概率。

而“内陆型地震”发生在地表附近的活断层处或板块相叠区域。比起海沟型地震,内陆型地震的规模小,震源浅,但地震时断层上下错动时就会引发“直下型地震”导致震中周围的剧烈震动。如果这种直下型地震恰好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域,就会造成巨大灾害。如1995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就是典型的直下型地震。活断层何时、在哪断裂难以预测,所以内陆型地震几乎无法预知。

据记载,明治(1827年)以后,死亡100人以上的地震(包括地震引发的海啸)有20次之多。其中多数为海沟型地震。

日本土木学会今年6月7日报告,如果南海海沟发生M9级巨大地震,最大经济损失可达1410万亿日元,需20年才能恢复,堪称“国难”。

记者:最新地震科学发展情况如何?将来地震预测技术是否会实现?

李鸥:地震至今依然是我们无法精准预测的自然灾害之一。从研究方法上似乎看不到新的方向。但在地形、地磁、地壳应力等观测上,借助卫星观测和计算等技术的进步,在宏观观测和预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也许随着观测数据的积累和观测精度的提高,最终可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微观的过程,实现地震的预测也未可知。

遵守相关法规 防灾“以人为本”

记者:您对中国防灾有哪些建议?

李鸥:首先是遵守相关法规。中国法规完善程度并不比国外差,而是差在遵守执行上。比如彻底排除城镇规划建设、交通、建筑业等“豆腐渣工程”,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其次是信息共享。中国信息共享难度很大,近年虽有所改善,但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灾害方面的信息与安全息息相关,无论基础数据、科研成果还是灾害教训不与民众共享等于无用。

再次是防灾教育。防灾知识的科普、国民灾害风险意识的提高都非常重要。

以上几个建议都是实现“以人为本”这一防灾宗旨的前提条件。

(科技日报东京6月19日电)

责任编辑: 符雪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