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大手笔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互动

2018-02-08 11:12:37 来源: 新华日报 作者: 新华日报

图为1月28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赴宁演出。

2月1日,苏州高新区举办文化建设表彰会,根据前不久出台的《苏州高新区公共文化发展奖励办法》,从全区200余个申报项目中,首次评选出优秀文化活动、优秀文化广场、优秀群众文化团队等7大类75个公共文化优秀项目,奖励金额共计221万元。

重奖文化优秀项目的背后,是苏州高新区扛起文化建设大旗的自觉与担当。近年来,苏州高新区文化工作屡见“大手笔”,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一年,不仅集中出台了一系列“强势”扶持政策,一批高起点规划的文化建设也崭露头角,送到百姓“家门口”的特色文化活动更达上千场,在以科技创新为鲜明特色的高新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文化建设大潮。

优化顶层设计

打造文化设施新布局

今年1月,在省文化厅组织开展的2017年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示范项目评选中,由高新区制定的《苏州高新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7-2030)》成功入选创新示范项目。根据规划,苏州城西将构建起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群众满意、引领全国的现代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作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天的山水文化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向来是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发展底色,在当前开展“两聚一高”“两高两新”新实践的过程中,这种文化自信又演化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去年以来,高新区相继发布《苏州高新区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苏州高新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5个文件,通过顶层制度设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

“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布点文化设施,最终形成‘两核、两带、两片、三级多点’的文化设施布局结构。”苏州高新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布局中,“两核”指“狮山现代文化核”和“科技城科技文化核”,“两带”指大运河世界遗产文化带和环太湖运动休闲文化带,“两片”指东渚镇湖工艺美术文化片和阳山生态休闲文化片,“三级多点”指服务于不同范围、不同人群的各级、各类文化设施点。

“如此大力度的制度设计和全局规划让人振奋,今后开展文化工作拥有了给力抓手和明晰方向。”高新区浒墅关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王彦感慨,系列文件中,公共文化发展奖励办法被认为是苏州市区范围内力度最大的公共文化奖励政策,实践证明,它切实激励着基层文化工作者和群众文艺爱好者走上前台,在文化繁荣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端人才引领

文化建设凸显高质量

1月28日晚,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华乐苏韵 时代交响”音乐会奏响江苏大剧院,为南京乃至全省的乐迷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族音乐盛宴。现场观众无不为乐团的精湛演奏所折服:“《庆典序曲》《光明行》等经典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演绎文化传承的苏州实践;《牡丹亭·游园》《姑苏印象》等全新曲目讲述古城苏州新风新韵,奏响民乐创新的苏州声音……”

作为由苏州市和苏州高新区两级共建的市级公益性职业乐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特邀著名指挥家彭家鹏任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朱昌耀任艺术指导,于去年正式成立并精彩亮相,成为继昆曲、评弹、苏剧之后苏州优秀传统文化的 “第四朵金花”。

民族管弦乐团筹建不到半年,就在全国民乐队伍中赢得满堂喝彩,离不开高起点、高水准的人才选用和培育机制,也是高新区加快培育和引进文化发展领军人才的成果展示。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充分利用各级人才政策,帮助高层次文化人才申报项目、申请资金、组建专业文化团体。激励政策包括给予引进的文化特聘人才最高100万元的安家补贴,给予选拔培育的文化领军人才、重点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最高100万元资助等。

引进文化“领头雁”的同时,苏州高新区注重区域特色传统工艺和文化艺术资源的深入挖掘,区域内的文化名人、艺人创作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文艺精品。目前,该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16项,包括“苏绣技艺”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缂丝织造技艺、草席编织、传统中医膏方制作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各级非遗传承人51个,包括姚建萍、姚惠芬2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福英、俞挺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文化软实力提升,重点文化设施建设迅速匹配。目前,狮山广场的科技馆、博物馆和艺术剧院三大项目已完成建设方案评选,未来将着力打造成苏州公共设施集聚区和文化高地;2016年启动苏绣小镇建设,总投资34亿,2017年投入7.12亿,小镇入选中国首批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试点;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音乐厅和乐团驻地建设有序推进,预计2019年上半年可交付使用。

创新文化供给

满足群众新需求

昨日的文化表彰会议上,音乐舞台剧《夜袭浒墅关》、舞蹈《蚕桑丝路 梦回浒墅》两节目双双获评“2017年度苏州高新区公共文化发展奖励优秀项目”。这两个作品从作品构思到剧本设计,从舞蹈编舞到山歌创作,皆由浒墅关镇 “大学生村官艺术团”和“蓝之梦艺术团”特色群众文化团队自主完成。

浒墅关镇群众文化团队,是高新区凝心聚力推动文化发展过程中生长出来的一叶“尖尖小荷”。如今,高新区各类基层群众文化团队达到250余个,文化类志愿者人数近2000名。有了如此庞大的群文“资源库”,文化活动数量和质量实现了明显提升。

高质量、多层次的文化建设成果也直接惠及了百姓。2017年,苏州高新区展演展示、公益讲座近1400场次,同比增长30%,数字电影、评弹书场、戏剧活动近4000场次,同比增长33%。创作小话剧《原来我们很陌生》、歌曲《针语江南》、情景舞台剧《夜袭浒墅关》、舞蹈《桑蚕丝路》、民乐合奏《枫韵随想》等10余个原创群众文艺作品。

十九大报告发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2018年,苏州高新区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一流的文化高地。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该区还将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8大主题150余场次活动,将优秀的文化活动送到百姓“家门口”。

有关专家认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苏州高新区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唤醒高度文化自觉后的必然选择。曾经这片深具文化底蕴的湖滨之地,正在以高涨的文化热情,绘制全新的姑苏文化繁华图。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