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高新区积极开启“第三次创业”

2019-08-19 16:36:51 来源: 南方网 作者: 余秋亮 林洛峰 宾红霞

今年8月,王新博士“驻扎”肇庆高新区已满三年。作为西江创新团队带头人,王新在香港城市大学从事科研及博士后工作后,被肇庆高新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人才服务的丰厚土壤所吸引,主动选择在此“落地生根”。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乘数效应”,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作为肇庆市工业发展“366”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的主战场,近年来,肇庆高新区在招才引智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批国内外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纷沓而至。

龙头企业、科技企业加速集聚,各类研究院和孵化器“扎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当前,瞄准创新引领、集聚集约、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高新区目标,肇庆高新区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相向而行,成为肇庆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主引擎、主窗口、主渠道。面对新担当、新使命,肇庆高新区正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1 三次创业

从“六泊草塘”到创新突围

今年7月10日,肇庆直达香港高铁正式开通。几天之后,肇庆高新区主要领导就带队赴香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抓住港肇高铁开通机遇,开启港肇合作“加速度”。

凭借3条高速、2条铁路、1条水路,肇庆高新区构建起立体交通网络,不断释放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发展热土的信号。而不断壮大的产业集群、日益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则成为肇庆新区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的坚实基础。

去年6月3日,总投资110亿元的万洋众创城签约落户肇庆高新区,计划围绕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布局,打造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金融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为一体的科技型制造业企业集聚平台。到今年4月18日,一期项目正式封顶。

像万洋众创城一样,越来越多优质产业项目选择肇庆高新区。截至目前,肇庆高新区已投产工业企业280多家,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等产业集聚。一个高端产业集聚、创新活力十足的园区形态已经显现。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肇庆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83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7.44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全口径税收收入21.92亿元,增长29.2%。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肇庆高新区所在的大旺却是截然不同的面貌。1958年,在三水与四会接壤的“六泊草塘”上,大旺农场正式成立。此后30多年间,一代又一代大旺人肩负起消灭血吸虫、接纳归侨、建设“粮油糖”生产基地等历史使命,一步步将荒无人烟的沼泽地,建设成希望的田野。

不过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浪潮中,大旺却逐渐掉了队。直到1992年12月30日,肇庆市人民政府设立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赋予相当于县一级的经济管理职能和行政管理权限,实现华侨农场改制。农场正式成为历史,大旺从此开始放开手脚干,充分发挥区位与土地资源优势,实现了弯道超车。

2002年,肇庆高新区迁园大旺,大旺一跃成为现代工业园区的摇篮,通过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开启了工业化的“狂飙突进”时期。作为这一阶段的节点性事件,大旺在2010年成为国家级高新开发区。此时的肇庆高新区也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区域发展层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轴,人才、科技、资本等创新资源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加快向外辐射。

新的区域发展格局下,肇庆高新区也开启了园区第三次创业。立足现有发展优势,肇庆高新区提出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产业落地的重要承载地,深度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今年以来,肇庆高新区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共建大湾区协同创新基地达成共识;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对接,共引进湾区项目14个,投资总额约150亿元……通过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新区加快向创新型园区转变。

2 当好“排头兵”

打好“产业”“创新”两张牌

今年6月,小鹏G3第1万辆车下线仪式在小鹏智能工厂举行。自去年12月12日小鹏G3广州上市发布,到第1万辆车驶下生产线,小鹏汽车只用了188天——这个速度在造车新势力企业中傲视群雄。

未来,小鹏汽车的生产速度将得到进一步飞跃。其位于肇庆高新区、占地3000亩的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中,冲压、焊装、涂装等车间已完成封顶,并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将于今年内开始试投产。

在以小鹏汽车为代表的一批重点企业落户后,肇庆高新区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等产业集群,其中近300家工业企业已投产。同时,一大批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企业也相继入园,展示了良好的产业持续扩容势头。

今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印发,为肇庆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肇庆高新区正全力打造创新引领、集聚集约、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高新区。如何实现?打好“产业”、“创新”两张牌,做好“高”、“新”两篇文章,当好肇庆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是关键。

产业方面,《意见》提出了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行从企业到孵化,从孵化到产业的全方位举措。

肇庆市委常委、肇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哲表示,肇庆高新区正通过大力引进和建设万洋众创城、联东U谷等优质产业平台,以差异化平台的搭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同时,转化优势和条件,重点全力加快新能源汽车建链、强链、补链招商,加快实现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发展。

而在创新方面,肇庆高新区将在充分发挥现有孵化器、研究院等创新载体作用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创新中心和广东省现代农业实验室落户高新区,切实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基地建设。

目前,肇庆高新区与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8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7个(其中国家级1个)、孵化面积超80万平方米,区内企业建设省级以上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54个。

3 冲刺“70强”

肇庆高新区距离一流还有多远?

“过去,城市之间竞争主要围绕生产成本、企业与市场展开;而未来,城市竞争比拼的是平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李立勋观察到区域竞合的新趋势。

在平台竞合时代,肇庆高新区如何成为肇庆的强力发展引擎,助力肇庆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打造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是肇庆高新区给出的答案。在近年各项经济指标“不断飘红”的背景下,肇庆高新区进一步提出:大力实施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争先进位行动,确保2021年进入国家级高新区前70名。

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展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无论是从专业度还是权威性,含金量都非常高。该评价指标体系由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4个一级指标构成,每个一级指标下设40个二级指标。

最新一期“排行榜”显示,肇庆高新区位列全国第95名。“相比先进国家高新区,我们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载体、科技研发投入等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在各项经济指标上也存在不小差距。”肇庆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看来,肇庆高新区发展亟须补齐的短板,在于缺乏高新企业和人才。肇庆高新区已投产企业科技含量不高、研发能力不强,且由于工业企业多,高层次人才比例与同批次获评国家级高新区的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肇庆高新区必须对标一流,奋起直追,才能在肇庆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直视短板,肇庆高新区正不断瞄准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或区域骨干等具有“头雁”效应的企业和广深港澳等科技创新高地,与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型机构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对接,全力引进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今年上半年,肇庆高新区新签订项目投资协议20宗,计划投资总额236亿元,部分项目已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同时,通过出台“1+N”人才发展系列政策,围绕园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产业,培育提升现有人才、靶向引进高端人才、搭建引才聚才载体,用政策红利释放人才活力,肇庆高新区以柔性引才方式新引进国内外院士24人,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22人,全区人才总量已达4万名。

以问题为导向,从全局促谋划,肇庆高新区正瞄准国家一流新区,迈开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他山之石

园区探路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以质量排名次

以亩均论英雄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一场效益竞赛正在从企业到园区陆续上演。越来越多创新集聚区率先探索以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的考核新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引导企业提升发展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肇庆,肇庆高新区正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创新驱动力。在这场城市创新集聚区的发展竞逐里,肇庆高新区将拿什么来赢得未来?

“邻居”的探索

制定亩均效益导向“新试题”

在毗邻肇庆的佛山市高明区,高明沧江工业园内,一家企业占地约110亩,尚有50余亩土地未被开发利用,且该宗地每年税收贡献仅为100万元左右,亩均税收约1万元,属于低效利用土地。

经与土地使用权人协商,沧江工业园园区管委会引入第三方机构,通过竞拍获得该宗低效地,首期投入3000万元,新建了约6万平方米的厂房,计划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目前多家企业陆续入驻园区,园区管理人曾海中说,未来这一百多亩的园区,每年将会为高明区贡献至少2000万元的税收。

像这样的整治提升案例,在高明还有许多。面对全区可用土地不多,低效用地却超过2万亩,平均每宗地块亩产税收不足3万元的发展瓶颈,高明在今年提出建立一套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将其列入全区7项重点改革专题之一,以突出亩均效益导向的“新试题”,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高明将把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纳入首批评价对象,改变过去主要依据总产值和税收总额评价企业的做法,依据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指标来进行企业综合评价。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高明将评价对象分为A、B、C、D四档,按照“支持A档企业引领发展、鼓励B档企业提升发展、限制C档企业外延发展、倒逼D档企业提质转型或淘汰转移”的原则,综合运用土地、财政、用能、排污、信贷、人才、教育等差别化要素政策,逐步加大对首档企业的正向激励,倒逼末档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平台的比拼

新机制倒逼园区转型升级

高明的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非无源之水,在多次赴江浙考察学习后,高明才开启了此次以“亩均论英雄”为核心的改革序幕。

对浙江而言,“亩均论英雄”并非一个新生现象,而是一套经过多年基层实践探索出的系统性方案。从“亩产”到“亩均”,从基层探索到试点推广,再到纳入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如今的浙江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在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北等地,不少城市的创新集聚区也在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以科技、亩均产出作为衡量园区发展的“新标尺”,加快从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优势的传统园区,向更加注重效益的创新型园区转变。

在珠三角,空间相对紧张、土地利用效率亟待提升的城市不仅只有佛山。以肇庆为例,在与佛山仅一江之隔的肇庆高新区,根据规划,到2020年,当地建设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目前仅剩10平方公里尚可供应。摆脱低效用地、低端产能、低效企业的困扰,也是肇庆高新区绕不过的命题。

有观察人士认为,一次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攻坚战正在打响,肇庆高新区要在“效益赛道”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力点,将效益至上的理念落实到方方面面中去,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效益优先示范区。

■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

肇庆高新区可成为两广融合发展的“二传手”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一个大开放、大合作、大未来的大格局,肇庆是大湾区对接大西南的首站,高新区可以成为广东和广西区域融合发展的结合部、示范区,担当‘二传手’的角色。”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肇庆高新区应成为两广高新技术集聚孵化基地。

林江认为,肇庆高新区的作用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解读。“对于肇庆而言,肇庆高新区是全市工业发展主战场、发展排头兵;在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肇庆高新区是肇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可以和东莞松山湖、佛山高新区等创新平台进行互动,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如何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林江认为,高新技术的特点是开放和共享,高新区之间也应该开放合作。比如,在构筑休闲湾区方面,肇庆就可以率先突围。“肇庆旅游条件优越,可以利用佛山高新区、东莞松山湖的电子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比如说VR、AR等,将旅游资源融合数字技术发展,将广东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资源数字化,成为大湾区数字旅游经济基地。”

在大湾区发展格局下,佛山与肇庆的融合对接是首要。林江认为,肇庆可以通过与佛山的联系来实现与广州之间的创新对接。“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打造了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目前已初显成效,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但在广佛肇经济圈当中,肇庆的地位一直比较弱势,所以要提升战略格局,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两广对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和西南地区对接层面上。”

他认为,肇庆的发展优势在于生态环境。“从两广对接层面下手,让两广高新技术交流在肇庆高新区孵化落地,而不是简单照搬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或者是机械承接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

高新区也要避免成为低端产业转移的聚集地。林江认为,要“用两条腿走路”。“首先还是要承接周边地区产业转移和创新溢出,但一定要以生态环境为优先;其次要从两广融合做文章,主动出击,坚定产业方向,比如说结合肇庆工业发展‘366战略’,发展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

在林江看来,肇庆可以学习杭州的发展路径,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旅游城市也可以集聚创新产业。当年杭州以西湖美景闻名,如今以阿里巴巴为龙头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蓬勃,G20峰会更让世界看到了生态和创新在区域的和谐共处、相互作用。肇庆也可以通过引进高端会议和大型活动打响城市知名度。”(全媒体记者 余秋亮 林洛峰 宾红霞)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