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地震与地质灾害防范科普讲座举办

2024-05-22 21:40:3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曾灵 黄羽 刘侠

曾灵 黄羽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刘侠

5月21日记者获悉,作为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联合主办的“九三·天府科学讲坛”系列活动之一,日前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副主委、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教授在成都开展了《地震与地质灾害防范》科普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

讲坛现场。受访者供图

讲座中,许强从地球内部构造讲起,揭示了地震和地灾成因,然后结合汶川地震、白格滑坡、新磨村滑坡等实例,展示了一位地质学家视角的“地灾诊治日记”。其中有“至暗时刻”——作为第一批深入汶川地震震中的专家,在落石和余震中他终于到达现场,救灾工作伴随着止不住的眼泪;有“追踪报道”——灾后重建中,政府听取建议,把地震带全部铺成了绿化带。他向听众讲述了自己科研理想成为现实的故事:“如今,我们的勘察系统已可以精细到毫米级,人不去现场也能看清细小裂缝的形状……”更有他的“意难平”:“很遗憾,现在我们仍然不能100%预报准确。”经过30多年的持续研究,成都理工大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已居于世界前列。基于实景三维的“天-空-地-内”协同观测体系为预报地灾打开了锦囊。

讲座中,许强还介绍了科技赋能防灾减灾的真实案例:2017年国庆前夕,许强团队发现监测系统上一处曲线加速“动起来”了,他抓起电话就打给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务必注意!黑方台党川区域即将发生滑坡,预计将在国庆期间发生!”

9月30日晚8点55分收到信息,当地政府紧急疏散了滑坡区域的20户居民。10月1日凌晨5点,黑方台西南侧罗家段接连发生了三起滑坡,35万立方米左右的黄土滚滚而下,这场滑坡总算是有惊无险。

截至目前,许强所在的实验室已成功精准预警甘肃黑方台黄土滑坡十余次。

野外勘察现场。受访者供图

“地震带内外的能量释放差别居然这么大?”“那遇到泥石流应该怎么跑呢?”在讲座现场的问答环节,来自西南石油大学、中建西南院、省地勘设计院、成都市科学传播学会等单位的九三学社社员,还纷纷拿起了话筒进行了现场交流。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