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任沁沁
山河肃穆,秋水长天,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如期而至。以国之名,我们缅怀,将生命定格于历史丰碑的先烈;我们致敬,烛照前路、生生不息的信仰之光。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凝望。从2014年设立至今,每年9月30日的烈士纪念日,都是一次民族记忆的唤醒、一场精神的洗礼。岁月长河里,英雄的名字共同熔铸成中华民族最坚实的精神基座。南昌城头的枪声、长征路上的跋涉、全民族抗战的洪流、渡江战役的号角……每一束家国荣光都闪耀着顽强不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声历史回响都奔涌着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英烈的精神是不灭的火种。他们以生命撕破长夜,迎来国富民强的光明;他们的身躯归于尘土,英魂始终与山河同在。他们所期盼的盛世,已成为现实——这山河,有高铁疾驰,替代了曾经的步履维艰;这苍穹,有神舟往返,穿越星辰大海;这大地,有孩童在阳光下奔跑,书声琅琅笑声清脆。他们守护的祖国,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纪念,从来不是沉溺于过去,而是为了更有力地前行。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民族复兴进入新征程。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始终面对同样的命题:时代召唤中,能否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抚今追昔,英烈精神催人奋进,它在科研攻坚实验室的不眠灯火里,在乡村振兴田垄间的坚实脚印中,在戍边卫士风沙雕刻的刚毅脸庞上。曾经,先烈们在黑暗中坚信光明,从绝境处开辟希望;今天,面对新时代的“娄山关”“腊子口”,人们尤需从“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凛然中汲取信念之钙,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中激发奋进之力。
烈士纪念日定于国庆前夕,寓意深长。这是尊崇,更是传承——共和国的旗帜,用鲜血染红;今日的盛世,由奋斗铸就。烈士们的不屈信仰和坚强意志化作春天的种子,结成秋天的果实,铺就每一条向前延伸的道路。广袤国土上,亿万人民以不同形式缅怀先烈,在缅怀中凝聚力量,向着新的未来出发。
英雄辈出,精神不灭。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已跃出地平线。为了我们共同深爱的祖国,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