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品种技术创新引领桃产业增效升级

2024-07-31 18:25:1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近日,2024“苏韵乡情 福地鲜桃 香溢镇江”桃品牌推介暨江苏省桃产业技术交流活动在句容市举办。来自全省11个产区的50个品种、230份桃果样品接受专家的品鉴。

桃是江苏栽培面积最大的水果,面积72万亩,年产量约68万吨,产值约100亿元。近年来,在江苏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的推动下,不少农场都用上了高效栽培技术,种上了高品质的新品种,桃产业在江苏遍地开花。

日前,句容市华阳街道的秀林家庭农场迎来了繁忙的鲜桃收获季。工作人员正忙碌于桃林中,进行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一场大雨过后,天空放晴,枝头的桃子显得更加鲜亮诱人。

负责人杨德亮作为“桃二代”,在接管农场后就对桃的品种、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升级。经过更换新品种与改良栽培技术,秀林家庭农场不仅在桃产量上得到提高,果实的品质也大幅提升。“我们的产量大概提升30%—40%左右,优果率也大幅提升,精品果大约有70%。”杨德亮自豪地介绍,原来一亩田收入大概在1万多块钱,现在能提高到2万到3万块钱。

本次各产区展示的桃果样品中,少不了近两年最新露面的新品种,如“霞晖10号”“紫金玉脆”“苏蟠3号”等,都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育成的新优品种,从区试结果来看,它们性状表现优良、适应性好,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有望成为江苏省主栽品种,在全省开花结果。

“消费者对于水果品种和品牌的认知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细分。通过育种专家的不断努力,现在可以为消费者呈现出更多的选择。”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沈志军研究员说。

“今年展示的桃果样品外观光洁度、着色都非常好,绝大多数果实的口感、风味都处于中上游水平。在今年梅雨季节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各地生产的桃果仍然好看好吃、品质不错,实属不易。” 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俞明亮表示。

经过专家鉴定,230份桃样品的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55%,平均单果重为293克,大果重达480克。专家表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于衡量桃的糖度,数字越大,桃子越甜,糖度最高的是避雨设施栽培条件下的油蟠桃,达到20%。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走精品化路线,江苏的桃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23年,镇江句容的“华阳蟠桃”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截至2023年底,镇江市桃栽培面积3.13万亩,产值4.52亿元,桃产业相关的观光旅游、餐饮、销售等产业年产值约1亿元。

目前,江苏桃产业已经逐步形成无锡阳山水蜜桃、泗阳鲜桃、新沂硬溶质桃、丰县设施桃、连云港加工黄桃等优势产区,在强农富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