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虎啸豹跃 生态复兴

2024-08-15 01:07:2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李丽云

在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长白山支脉老爷岭南部,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所在地。

自公园2017年开始试点建设以来,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在茫茫林海间悄然奏响,每一个数字的增长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不久前,国家林草局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有力促进了东北虎、东北豹野外种群的增长,公园内虎豹数量分别从2021年该国家公园设立之初的50只、60只增至70只、80只左右。

从濒危边缘到生机盎然

“哎呀,它要上来啊!关上窗户,让它爬吧。”

盛夏是东北虎豹们重要的成长期和育儿期。7月,在吉林省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村,一只体量未足的亚成体东北豹与珲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巡护员玩了一次“贴脸杀”。

面对巡护车辆,小东北豹非但不害怕,还好奇地绕车观看,并一跃而上,登上车顶。为避免伤害小豹,巡护员始终静止车辆,静候其离开,直到目送小豹回到公园,才安心离去。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之前,这样的画面非常难得。但现在,东北虎一家‘春游’、东北豹出门‘遛娃’等视频也逐渐出现在监测画面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业务处陈晓才说。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的东北虎,其存在意味着整个生态系统里各营养级的动物数量充足。

我国东北地区,曾有“众山皆有虎”的盛况。但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加、森林的消失与退化,野生东北虎豹种群和栖息地急速萎缩,一度面临灭绝的危机。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调查中,仅发现少量东北虎踪迹。

如何让远走他乡的“王者”归来?要实现东北虎种群长期稳定繁衍,既需要大面积的连通栖息地和完整的森林景观,又需要健康的植被结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完整的食物链,以及不受干扰的繁衍环境——这意味着必须从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整体修复的视角来保护东北虎。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立,最大程度地让过去分割的栖息地连成片,并采取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保证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环境的恢复,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一组鲜活的数据展现了这片广袤土地生态复兴的生动图景。

8月13日,陈晓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6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正式通过审批到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完成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从27只增至50只左右,野生东北豹从42只增至60只左右。

自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公园内野生东北虎豹种群进一步增长,稳定生活在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达到70只左右,野生东北豹达到80只左右,分布范围超过公园全境的80%,并仍在持续扩展,全面超越了2010年圣彼得堡“虎保护峰会”提出的野生虎种群倍增目标。

东北虎豹自由穿梭,虎豹幼崽稳定增长。在东北虎豹的伞护下,棕熊、紫貂、原麝、中华秋沙鸭、金雕等野生动物,人参、松茸、东北红豆杉和大型真菌等野生植物和种群均有恢复性增长。

如今,公园拥有野生脊椎动物397种、高等植物884种,是中国生物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也是欧亚大陆同纬度地区原始状态保存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

从“人防”到“技防”

在东北虎豹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的背后,科技的力量功不可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了一套高效、智能的生态保护体系。

在黑龙江省东宁市林业和草原局一楼走廊的尽头,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宁局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中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420台摄像机实时传输回来的影像,数据传回系统后会自动对野生动物种类进行分类。

几天前,通过高清摄像头传回的画面,巡护员看到了一只东北豹在林间穿梭的矫健身姿。更令人惊喜的是,一只幼豹紧紧跟随在母豹身边。这一幕温馨的画面不仅让科研人员对虎豹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制定更加科学的保护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们采用全新的‘互联网+生态’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建成了我国首个全覆盖、智能化、多功能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感知监测体系,与国家林草局感知系统互联互通,使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监测和监管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科研监测处孔维尧介绍。

这一体系成为了守护虎豹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红外相机监测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对虎豹种群及其栖息地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科研人员只需坐在电脑前,就能实时掌握虎豹的动态信息,为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截至目前,这一体系实现了对23个物种的昼夜识别、对东北虎和东北豹的个体特征的精准判别,虎豹个体识别率达89%;监测到野猪17.4万余次,梅花鹿56.3万次,狍子74.3万次,其他野生动物100多万次;近20年首次监测发现东北地区唯一的牛科动物长尾斑羚。

从“下套人”到“清套人”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生态复兴之路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始终是最美的旋律。

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毗邻的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村,是受到虎豹等野生动物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及当地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珲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该地区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相邻的集体林及村道附近,布设了100多台触发式红外单反相机进行监测和预警,东北虎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被单反相机拍摄到。

“一旦发现有猛兽出现在村子周边,村委会会第一时间收到通知,继而提醒每位村民,包括虎豹在哪里,在谁家林地里。大家的安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村村党支部书记蔡权说。

随着野生动植物保护理念的广泛宣传,林场周边农民的思想也转变了,过去的“下套人”变成了“清套人”。“农民以前会上山寻捕野生动物,现在自发参与巡护工作,帮助巡护员清除了很多山上遗留的陈旧猎套。”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朝阳沟林场副场长李刚说。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2.1万台红外相机也实时动态监测林区情况,一般当猛兽靠近村庄达到3公里范围内,就会发生预警。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常态化开展全覆盖式反盗猎巡护、巡山清套、“绿卫”“绿盾”等专项行动,巡护总里程32万公里。此外,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设置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每年选聘生态管护员8000多人参与公园生态管护工作,并设立生态奖励机制,鼓励居民参与保护工作,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逐渐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从人进虎退到虎进人退,再到人虎和谐共生,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谱写生态复兴的壮丽篇章还在继续。我们相信,未来将有虎豹等更多野生动物在这片绿色海洋中自由奔跑、繁衍生息。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