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力110”架起党和群众“连心桥”

2024-08-27 21:32:3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在四川成都,有一群“无所不能”的“电力110”,他们全年365天24小时在岗为群众解决问题,他们帮孤寡老人安装“爱心闪灯门铃”、为企业优化用电方案、给居民小区排查电力设施隐患……他们就是国家电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以下简称党员服务队)。

“党员服务队对我帮助太多了,不仅帮忙检查电路,家里的水管、天然气管道也会帮忙检查修理。”8月27日,在成都市武侯区玉林横街22号院,74岁的居民刘玉兰告诉记者,自己儿女不常在身边,一遇到问题便会给党员服务队打电话。“他们总是随叫随到。”刘玉兰说。

刘玉兰与党员服务队结缘,是在7年前一个酷暑的夜晚,“当时正是凌晨12点多,家里突然停电,没有风扇实在热得睡不着。”刘玉兰说,无可奈何之际,她拨通了党员服务队的电话,“没想到不到半个小时,他们就来了,不仅帮我找出家里停电的原因,还更换好了零件。”刘玉兰表示,自那之后她就和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成了熟人。

“你们比亲人还亲呢!”22年前,家住武侯区建国巷的杜德柱老人的一句话让党员服务队队员们决心担起帮扶身边困难老人的责任。多年来,党员服务队每年都会固定将辖区内帮扶老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身体情况等信息记录下来,制作成一幅“帮扶地图”。现在,这张地图已经从纸质版升级至电子版,帮扶对象也从5人增加至101人。

党员服务队队员辜翔说,逢年过节的时候,自己总能接到帮扶老人打来的电话,“婆婆常常叫我们值班要注意安全,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我们,我们用行动帮扶社区里的老人,他们也同样治愈着我们。”

党员服务队现任队长吴昊说,自2002年成立以来,党员服务队不仅充分发挥身处一线、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还持续完善“连心桥”协同攻关机制,创新工作做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2019年,华为成都研究所未来技术创新中心一期项目刚落地成都高新区,中心建设前期软件开发测试量大、不间断工作多,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极高,一旦断电则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收到企业需求后,党员服务队刘杰、刘禄等队员联合国家电网成都供电公司多名专家,共同组成攻关团队,上门对该中心设备进行电力体检,并出具了44页的“电力体检”报告,帮助华为生产工程师精准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同时,党员服务队还推出涵盖用户画像、电价政策、能耗可视化等19个门类的菜单式服务,为中心提出节能措施,帮助其全年累计节约电费近400万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支队伍引领一个群体。我们党员服务队‘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服务承诺,正在巴蜀大地蔚然成风。”吴昊表示。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