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将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2024-09-13 20:11:4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基础上,加强呼吸道疾病防治,组织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

慢阻肺病是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中明确提出,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危险因素干预,加强筛查与早诊早治的衔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诊疗设备和长期治疗管理用药的配备。推动基层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管理。

早筛、早诊、早治是慢阻肺病防治的基础。其中,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此外,吸入药物是慢阻肺病稳定期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长期规范使用吸入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预防急性加重和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慢阻肺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早期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通过吸入制剂规范治疗予以控制。然而,相较于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的社会认知程度严重不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慢阻肺病的公众知晓率不足10%,仅有不足3%的慢阻肺病患者知晓自己患病,近90%此前从未得到明确诊断。

将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等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慢阻肺病的筛查和诊断能力,还可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等方式,实现对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促进对慢阻肺病的早期预防、发现与干预,提高疾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

“我们提倡在基层加强慢阻肺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表示,建议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长期吸烟史、接触生物燃料的、生活环境有明显空气污染的人群等,要像测血压一样,在每年的体检中加入常规的肺功能检测。

责任编辑:蒋捷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