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房琳琳
走进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一块公共资源交易实时动态屏幕映入眼帘。屏幕上实时滚动的数据,清晰显示了今日开评标情况——开评标42件、评标结束21件、主体入场801人,专家入场206人……9月25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团来到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了解这里以数据优化营商环境的情况。
“从业务受理、登记、审核到具体交易方式,我们基本实现了全品类、全流程的数字化交易。”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数字发展中心主任潘辉告诉记者,集团研发建设了场地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将13套场地智能管理子系统和17套业务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交易智能引导、智能调度、智能监督、智能控制、智能操作。
潘辉介绍,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还研发了“渝易通”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系统。该系统涵盖数据统计、数据画像、数据监管等6类应用功能,具有全区域覆盖、全品类分析、全景式画像、全场景应用等特点。“‘渝易通’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系统能建立分析评价模型,对每个招投标项目进行全方位‘体检’,并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及时预警围标串标线索,为监督部门提供智慧监督手段。”潘辉说。
据了解,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目前服务范围涵盖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资产交易等七大类30多个品种,年交易规模约4000亿元。下一步,该集团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数据应用服务场景,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以数字化变革赋能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