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生态加速迈向全面商用新征程

2024-09-29 14:38:3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2019年8月正式发布时,鸿蒙这个“临危受命”的操作系统,想不到会进行如此一场远征。

5年时间,4个版本,鸿蒙成为史上发展最快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并于今年1月正式面向开发者发布被称作“纯血鸿蒙”的HarmonyOS NEXT。截至目前,已有1万个应用和元服务上架HarmonyOS NEXT应用市场,全面覆盖便捷生活、出行导航等18个重点领域,可满足用户99.9%的使用时长。HarmonyOS NEXT将于10月8日正式开启公测。

万物智联的全场景时代加速到来,一个拥有坚实底座与繁荣生态的操作系统成为时代所需。

操作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其应用生态。“只有拥有自己的生态,才是真正的移动操作系统。”9月26日举行的鸿蒙千帆会战誓师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自华为决定构建鸿蒙原生生态以来,受到应用拥有者、开发者的大力支持,目前曙光在望,我们期待山花烂漫时。”

这标志着鸿蒙生态正加速迈向全面商用的新征程。

向下扎根 打造多重技术优势

打开鸿蒙原生版钉钉,可实现跨设备会议无缝接续,只需将两台设备靠近,点击弹出的图标即可将会议无缝接续到另一台设备上。鸿蒙原生版高德地图支持导航接续,导航可以在车机和手机间无缝切换。鸿蒙原生版WPS支持跨设备复制粘贴和互通图库,用户可以在平板端直接调用手机图库和相机……

作为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让交互体验焕然一新。

对于操作系统的研发而言,首要任务在于将其打磨得足够优秀,给予用户最佳体验。这个过程中,良好的资源调度管理、出色的适配与多终端协同、快速迭代与维护、充分的安全保障等缺一不可。

从2015年立项开始至今,鸿蒙背后是十年磨一剑,持续打造操作系统根技术的历程。

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软件研究室副主任黄文鸿看来,技术是鸿蒙系统最显著的优势,如其采用全新的分布式架构设计,支持多设备无缝协同、资源共享和能力互助。同时,系统的微内核设计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关键任务和普通任务隔离,可有效防止故障扩散。此外,原生鸿蒙在系统响应速度、运行流畅度、应用启动速度等方面表现亮眼。

场景支持方面,鸿蒙致力于打造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可以适配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汽车等各种终端,打通了全场景全流程的用户体验。通过统一的SDK(软件开发套件)和API(应用程序接口),开发者可以轻松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大大降低开发和使用门槛;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上无缝切换,获得一致体验。

另外,黄文鸿谈到,作为国产操作系统的典型代表,鸿蒙在本地化支持方面具备国外厂商不能比拟的优势,如率先跟国内知名三甲医院通过可穿戴设备开展心脏健康的联合研究,支持长截图、节假日闹钟自动调整等符合国人需求的功能。

蓬勃向上 行业共促生态繁荣

技术之外,生态建立与否是一个操作系统能否真正站稳脚跟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后发操作系统产品而言,生态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命门”。

黄文鸿坦言,产品技术研发虽难,“引流、获客”更难。这既需要操作系统厂商大量的资源投入,也需要广大开发者、用户以及终端设备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密切配合。

根据今年6月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公布的数据,鸿蒙生态设备数量超过9亿台,开发者数量达到254万。“在当前的外部形势下,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黄文鸿感慨,“这彰显了鸿蒙生态构建的成效,也离不开其多端布局的发展策略和软硬结合的协同优势。”

但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后发操作系统推出时,先发系统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应用生态趋于稳固,开发者偏好、用户使用习惯已经养成,这都给新系统带来很大困难。”黄文鸿谈道,这需要后发厂商在技术支持、商业回报、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为开发者创造更大价值。

围绕坚持利他合作、拥抱创新、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战略,华为多次呼吁千行万业共建鸿蒙生态。日前召开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华为宣布每年投入超过6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和激励鸿蒙开发者创新。

鸿蒙系统也得到来自高校、开发者的助力。据了解,华为开发者联盟注册开发者数量已增长至675万,5年时间增长10倍以上。305所高校已开展鸿蒙课程,38家专业人才培训机构参与鸿蒙人才培养,为鸿蒙系统走进千行万业奠定人才基础。

应用引领 带动全产业链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在操作系统领域一直处于追随和被动地位。

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操作系统是打造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黄文鸿表示,通过自研操作系统,可以掌握操作系统核心技术,有助于攻克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性难题;同时,有利于推动国产软硬件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并带动应用生态、开发工具、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具有高竞争力、高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这些年在政策持续推动下,国内厂商大浪淘沙,不断创新以求“突围”。黄文鸿介绍,要衡量一个操作系统的发展,可以参考市场占有率、用户体验、应用生态、软硬件结合情况、开发者支持、商业模式等多维度表现。其中市场占有率是最直观的指标,代表被市场接受和使用的程度。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鸿蒙系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8%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17%,这标志着它首次超越苹果的iOS系统,成为中国第二大操作系统。

在黄文鸿看来,这改写了国内移动操作系统双寡头垄断的局面,不仅能为国内终端、软件等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带来新机遇,促进软硬件生态升级,而且能带动各行业、各领域的数智化转型。不过与此同时,对于鸿蒙系统来说,从应用生态到开发者认同、用户习惯培养,再到多终端硬件适配与供应链支持,也还要持续闯关。

“原生鸿蒙是一个新生命,正在努力成长。”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誓师大会上强调,“鸿蒙不仅是做出来的,更是用出来的,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携手合作伙伴和开发者一起全力冲刺原生鸿蒙正式商用。”

(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