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高阶的智能泊车功能让新能源汽车“所见即可泊”。10月20日,长安深蓝S05正式上市,作为搭载最新远程代客泊车系统的车型,一上市就受到关注。从技术进展迟缓到在深蓝SL03及S7车型上首发量产,这一技术的实现得益于重庆市科技局绩效评价的支撑。
近年来,重庆市科技局利用深入科研一线开展绩效评价的时机,体系化地推进基于绩效评价的精准支撑,坚持“全过程监督就是全过程服务”的理念,对创新主体给予贴心服务,全面促进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提升科技创新绩效。
既要监督又要服务
“我们每年会抽取15%左右的项目开展绩效评价,看财政科技发展资金究竟被用到何处、成果如何、效益怎样。”重庆市科技局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处长陈永春介绍,在开展绩效评价之初,有的项目单位存在敷衍应付甚至抵触的情况。
不过,他们在引导科研人员增强自律意识的同时,也体系化地推进基于绩效评价的精准服务,当好“科技大管家”。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远程自主代客泊车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2022年绩效评价结果为C级,2024年复评结果提升为A级。转变背后是“科技大管家”的支招。
最初,该项目存在“远程自主代客泊车成功率较低、项目研发进度较迟缓”等技术问题,对此专家从三个方面给出了技术优化的建议。
“我们充分采纳专家的建议,通过完善交互多模型融合算法,顺利完成给定场景下的远程自动泊车应用,极大提升复杂场景地下停车的自动泊车成功率。”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总经理梁锋华说。该项目研发的基于监控的无人远程代客泊车系统,实现国际首发量产,在智能驾驶领域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在项目验收后,远程代客泊车系统(APA7.0)直接应用于深蓝SL03及S7车型,该系统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516.02万元。
科技监督评估的建立,是要在科技管理方面“长出牙齿”。重庆市科技局通过把科技创新的政策、制度、管理的要求带到项目单位,把行业专家带到科研一线,与项目组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创新主体给予贴心服务。
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作为“科技大管家”,“有温度”的监管受到企业欢迎。
“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来了之后,为我们查找问题、解决难题,理清了困惑,还帮我们节约了大笔研发费用。”三峰集团科技创新部主任工程师郑雪艳说,他们承担了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点项目“生活垃圾清洁焚烧与近零排放技术研究及应用”,但绩效评价显示,企业在科研经费使用方面存在管理政策滞后、运用方式不灵活、创新绩效不明显等问题。
在科技局带去的专家讲解下,他们了解了政策,强化了对研发费用规范归集理解,修改完善内控制度。不仅对该项目自筹资金部分申请加计扣除等财税优惠,直接抵减相关所得税120万元、获取研发准备金增量财政补贴80万元,还将公司其他科研项目及时与财税新的优惠政策衔接,总计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
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专家库,按照项目领域精准匹配同行大专家、知名专家实施监督评价,同时也带着政策专家、产业专家一路同行,为企业解除政策疑惑,加强知识产权布局,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增链强效。
“我们以前不注重专利的及时总结和申请,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加强了知识产权布局。”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宝军说,他们承担了“表面光整加工智能机器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在绩效评价后不到一个月,已经将在光整工艺优化、柔性力控打磨、离线编程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进行了凝练,在相关领域提交3项发明专利申请。
近三年来,通过绩效评价,重庆市科技局不仅对项目单位提供了服务,还将一线调研情况汇集,推动《重庆市科研院所绩效激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十二项科技领域管理文件出台调整完善,将具体工作中相关规定不明确、不清晰的地方进行规范明确,让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及经费使用合规性得以进一步提升,切实让科研人员安心搞科研、专心搞科研。
陈永春表示,他们将继续坚持全过程监督就是全过程服务的理念,推动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型,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