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漫灌到滴灌:甘肃甘谷精准施策,全力培育科技型企业

2024-11-16 20:51:3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过去,甘肃省甘谷县在培育科技型企业时,采用的是广而不精的‘漫灌’模式,未能实现一企一策的精准扶持。自实施‘强科技’行动以来,我们调整了策略,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制培育方案,实现了由‘漫灌’到‘滴灌’的精细转变。”近日,甘谷县科技局党组书记李溪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们在科技型企业培育方面的宝贵经验。

近年来,甘谷县将培育科技型企业视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通过一系列政策激励、项目扶持和精准培育措施,甘谷县成功打造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为当地农业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走进大漠行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这家原本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企业,如今已逐步转型为订单式生产模式,并创新性地设立了扶贫车间。

在种植环节,大漠行与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紧密合作,共同培育优质亚麻菌株。公司投入大量精力研发雨露菌液脱麻技术,成功攻克了纤维标准差的问题。

在产品研发方面,大漠行亚麻籽油凭借其高亚麻酸含量以及独特的低温微波生产工艺,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公司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漠行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箫感慨地说。

从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到高企认定、资金支持,甘谷县政府为大漠行的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如今,大漠行已成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获得了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为了加速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进程,甘谷县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该体系旨在通过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的工作思路,精准识别并扶持具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

在储备阶段,甘谷县科技局的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一线,对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进行摸底调查。他们走进车间、实验室,与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企业的技术实力、研发投入和产品效益等情况。经过严格筛选,一批技术实力强、研发投入大、产品效益高的企业被纳入培育库进行重点培育。同时,甘谷县科技局还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扶持机制,确保每家企业都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帮助。

在培育阶段,甘谷县科技局联合县税务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高企培育实施方案。他们邀请专家深入企业,举办培训会,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

此外,县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还围绕研发费用归集、辅助账设置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研发投入成本。

在认定阶段,甘谷县科技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他们认真审核申报材料,确保每一份材料都齐全、准确、及时。经过不懈努力,甘谷县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涵盖能源化工、新材料、生态养殖、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

在甘谷县,像大漠行这样成功转型并茁壮成长的企业还有很多。甘肃农小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家专注于甘谷伏椒种植与加工的企业,通过先进的生产线和智能系统对花椒进行精细分选,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品质。其中,梅花椒更是以每斤30元的高价引领市场。

“我们被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了各级奖补资金30万元。”甘肃农小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巩士杰难掩喜悦之情。这笔资金为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巩士杰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为了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步伐,甘谷县坚持部门联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县科技局、县税务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建立了高企培育定期交流沟通制度,共同为高企培育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未来,甘谷县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高企培育工作力度,推动更多科技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李溪源表示。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