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看招丨宁夏:科技密码破解“粮草争地”难题

2024-12-12 23:12:3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国家构建现代饲草产业体系,我认为宁夏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示范区,我们一定给予全面技术支撑。”12月12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说。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宁夏迅速行动,邀请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前来助阵。

作为西部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宁夏把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持续用科技密码破解“粮草争地”难题。

种粮种草 同等重要

“粮草争地”,由来已久。

站在大食物观的角度,种粮和种草对于人类健康而言同等重要,而且发展草业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节粮增效,不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然而,个别地方落实国家政策时存在理解偏差,导致饲草种植空间受到挤压。

在宁夏确定的“六特+N”产业中,有肉牛、滩羊、牛奶3个产业属于畜牧业。目前,全区饲草需求量高达1900万吨,但饲草产业还存在供给量不足、优质牧草缺乏、科技水平待提高等问题。

把饲草纳入粮食体系,在盐碱地上种植饲草,用光伏产业助推饲草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来自全国的多位专家,围绕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拓展饲草生产空间、强化饲草产业科技支撑、推动饲草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共同探讨路径与方向。

“必须站在更好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高度,大力发展现代饲草产业。”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盐池综合试验站站长、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所长王占军指出。

近年来,王占军和团队联合产业主管部门、草协会及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仅在品种领域,就组织实施苜蓿等6大育种专项,收集苜蓿种质资源1000余份,田间保存育种材料近10万份,培育出苜蓿新品系22个,引进国内外牧草品种78个,筛选出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自治区主导牧草品种35个。

他们还研发出苜蓿高效节水施肥等技术,建立了宁夏优质苜蓿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为固原市450毫米降水线以上区域打造出“半舍饲半放牧”高效绿色养殖新模式,解决了人工种植牧草收获难问题。

成本最低 效率最高

现场,来自石嘴山市平罗县的宁夏千叶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叶青公司”)总经理韩千格外激动。原来,专家的意见建议与他的理念不谋而合。

2013年,平罗县开展农村土地改革,韩千看准因畜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的饲草市场潜力,义无反顾成立了千叶青公司,在头闸镇流转1300亩土地种植苜蓿。

韩千笑称自己到目前为止只做了三件事:苜蓿种植加工出口、优质牧草种子扩繁、在盐碱地上种草。“我们提出了盐碱地资源化利用的概念,并且在不断摸索中发现,在盐碱地里种粮食难度比较大,但是种饲草绝对大有可为。”

如今,千叶青公司作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盐池综合试验站的科研合作基地,种植的苜蓿、燕麦草等饲草料基本覆盖周边大小养殖场。

“平罗县土地盐碱程度是宁夏最高的,接近60%。我们从改良土地、振兴奶业的角度来说,种植饲草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王占军说。

据了解,宁夏农林科学院将围绕饲草栽培与营养、遗传改良、病虫草害防控等重点领域,与兄弟院所共同搭建盐碱化饲草高效生产和加工利用成果转化平台,构建跟班学习、博士输入等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宁夏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日,国家牧草产业体系分别与宁夏农垦集团和石嘴山市平罗县政府签订了助力当地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石嘴山市委副书记、平罗县委书记宋世文对此非常期待。“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国家此次出台的意见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布局、育良种、强支撑,加快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饲草产业体系。”宋世文表示。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

责任编辑:何沛苁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