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12月19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赛迪研究院)举办第十一期新型工业化大讲堂——“中国工业经济2025:促改革与稳增长”研讨会。其间,赛迪研究院隆重发布《赛迪展望2025》系列成果。
《赛迪展望2025》系列共计26篇,综合类9篇,行业类17篇。《赛迪展望2025》基于2024年运行数据的统计和对比分析,就投资、消费、出口以及细分行业的运行,对工业和信息化各领域给出了2025年形势的基本判断,同时对促转型、扩出口、增内需、强创新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论述,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发布会上,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运行首席研究员乔宝华发布《2025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4年我国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对宏观经济的“压舱石”作用凸显;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工业投资保持强劲增长,设备更新改造带动明显。展望2025年,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竞相涌现等积极因素带动下,我国工业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结构向新、质效向优。建议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系统推进各类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全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新型工业化研究所副所长曹茜芮发布《2025年新型工业化发展形势展望》。2025年,各地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热点行业精细化布局,新型技改城市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进入全面扩张期,我国产业参与全球分工将从适应竞争迈向力争主导新阶段。但推进新型工业化还需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韧性、提高创新成果转化动力、整治产业“内卷”乱象等。
电子信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马蓓蓓发布《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形势展望》。202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有望在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形成更多新增长点。未来产业还需着力培育高端新兴消费,持续推进基础性、前瞻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优化完善产业投资机制,提升企业国际品牌竞争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工业研究所副所长曾昆发布《2025年原材料工业发展形势展望》。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相对稳定,国内经济稳步向好,我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建议加速存量和增量政策落地实施,增强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优化产品供给结构等。
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王昊发布《2025年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展望》。预计202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加值增速有望达到7%—10%。内需潜力与供给效能将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船舶等重点产业链将持续繁荣,为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副所长代晓霞发布《2025年消费品工业发展形势展望》。2024年,在国家促消费“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实施推动下,消费品工业生产持续回升,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建议从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全面实施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统筹布局国内外市场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稳增长。
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高婴劢发布《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建议新兴产业赛道加快布局,围绕数据基础制度积极探索有效实施路径,如人工智能赋能实数融合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数字产业聚力打造数据驱动、创新引领和跨域协同新优势等,持续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回升向好注入强劲动能。
无线电管理研究所(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副所长李艺铭发布《2025年未来产业发展形势展望》。2024年,在国家和地方政策引导支持下,各地在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场景示范、先导区建设、生态环境营造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未来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展望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政策体系将不断优化,部分高成长性赛道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以“集群模式”推动产业发展的格局将加速形成,创新生态体系将进一步改善。建议推动先行地区特色化集聚发展、加快特色场景牵引未来产业创新、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提升多元金融要素供给能力,加快推动我国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