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12月27日,以“人机共融·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4陕西省机器人产业对接大会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机器人产业链及延伸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会上,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相关人员宣读了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批复文件。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由西安市政府统筹,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联动西安市碑林区政府、未央区政府共同建设,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参与建设,形成“一区两基地”空间布局。
陕西省将机器人产业链纳入省级34条重点产业链,成立机器人产业链工作专班,细化专班工作细则,组建专家团队,梳理上下游合作、技术攻关、项目实施三张清单,绘制产业图谱,编制印发《陕西省机器人产业链提升方案(2024—2027)》。
“近年来,陕西省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基本涵盖了关键零部件制造、机器人整机制造和系统软件集成等机器人产业链主要环节。”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波介绍了陕西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刘波表示,陕西省机器人将进入新的战略机遇叠加期、产业发展上升期。
西安市碑林区区长乔建宏介绍,碑林区将重点建设机器人研发创新基地,以环大学创新产业带为核心,开展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攻关,实施应用场景拓展,打造产业创新集群,为西安市、陕西省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会场外,近50家高校团队、参展企业展示了人形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水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的整机制造及减速器、微电机、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等众多机器人创新产品。
本次活动由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支持,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西安市科学技术局、中共西安市碑林区委、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