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设备护航亚冬会短道速滑精准判罚

2025-01-22 13:26:0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1月11日,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的体育赛事门票一经发售,便引发了公众的热烈抢购。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热门项目的门票,更是在销售通道开启的瞬间被一抢而空。

短道速滑,这项速度与激情并存的比赛项目,总是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在冰面上,运动员们如离弦之箭,飞速滑行,完成一圈又一圈的竞技。那么,在如此高速的运动中,如何确保比赛计圈的精确性,避免人工记圈可能出现的误差?又如何保证裁判评判的公正与准确?

亚冬会执委会给出了答案。今年,短道速滑赛事引入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冰雪基础理论与训练方法重点实验室单保海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竞赛保障设备”。这一设备已在冬奥会等国际赛事中大放异彩,为了本届亚冬会,团队更是对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

计时计圈:精准记录,公正透明

信息化竞赛保障设备由成绩处理系统、录像回放系统、计时记圈系统三大核心部分组成。成绩处理系统,这一创新之作,彻底解决了我国以往单机版系统规则更新滞后、信息发布缓慢的问题。通过网页与软件客户端的深度融合,比赛成绩能够实时发布于互联网,极大地方便了成绩信息的查询,推动了无纸化竞赛的进程。如今,它已成为我国短道速滑国家级赛事的专用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计时记圈系统,能够实时记录每位运动员的滑行圈数,并将数据同步显示在屏幕上,让观众和教练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比赛进程,大大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和信息透明度。在接力比赛中,这一系统的优势尤为明显。面对场上众多运动员,以及频繁的摔倒、碰撞等意外情况,计时记圈系统为每个队伍独立提供了剩余圈数显示,成为裁判判断运动员是否完成比赛及剩余圈数的重要依据。同时,它还能在混乱的比赛中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清晰的指示。

此外,为了填补我国速度滑冰项目自主品牌切光计时设备的空白,单保海教授团队还研发了速度滑冰电动切光计时设备。速度滑冰项目规定在运动员出发后,每次通过终点线时,需要由电子设备记录运动员的单圈滑行时间,并在最后通过终点线的瞬间,计取总成绩。“速度滑冰电动切光计时设备的原理是在终点线放置激光发射器,当运动员冰刀通过终点线瞬间,切断发射的激光束,通过软件系统来计算和提取时间。”单保海介绍。

录像回放:赛时再现,赛后分析

短道速滑比赛,竞争激烈,精彩纷呈。运动员们在仅111.12米的单圈滑行距离上,以超过5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驰。当多名运动员同场竞技时,身体接触频繁,犯规行为时有发生。仅凭肉眼,难以准确判断哪个运动员犯规。

此时,团队自主研发的录像回放系统便发挥了关键作用。它能够详细记录比赛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运动员的滑行路线、身体姿态、相互之间的接触等。通过慢动作回放和多角度展示,裁判长能够精准判定犯规情况,确保比赛的公平与公正。

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汪宇峰教授介绍,目前,我国自研的短道速滑比赛录像回放系统,在具备国际滑联录像回放设备各项功能的同时,还创新研发了“直道+追踪”双屏显示功能。该项功能相较于国际滑联的设备(国际滑联回放设备只为场上裁判长提供一个回放屏幕),额外增加了一个可供裁判长判断的场景,届时裁判长可以同时观看两个屏幕,减少了因屏幕间频繁切换而导致的思路干扰。这一技术创新为比赛时缩短裁判长观看时间、快速做出判断、准确进行判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短道速滑比赛首次投入使用,就得到了国内及国际裁判长的一致好评。

同时,回放系统还能够将犯规视频推送给教练员区、现场大屏幕以及电视转播等,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比赛中的犯规瞬间和关键细节。这不仅保证了赛事的公平与公正,还增强了观赛体验,提高了赛事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我国的录像回放系统,也是国内裁判长学习提高的重要工具。”汪宇峰介绍道。通过反复观看录像回放,裁判们能够学习和总结判罚经验,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这一系统不仅为裁判提供了更准确的判罚依据,还有助于提高裁判的判罚水平和一致性,从而推动裁判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此外,团队研发的录像回放系统、成绩处理系统所收集的数据还会被纳入大数据库,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能够为教练和运动员提供宝贵的比赛信息,帮助他们分析技术动作、战术执行等方面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