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柞水:从“夏凉”到“冬火”,冰雪旅游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5-02-13 19:15:0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通讯员 陈晨

脚踩白雪、滑道冲刺,伴随着雪地香蕉船的快速滑落,游客们的欢笑声与尖叫声让秦岭深处的寂静乡村热闹起来。这个春节假期,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的终南山寨戏雪乐园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与秦岭的壮丽山色交相辉映,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冰雪乐趣。

2月12日,记者来到地处秦岭腹地的朱家湾村,深吸一口气,富含氧离子的清新味儿涌入鼻腔。这里位于“西安一小时都市圈”,森林覆盖率高达92.29%,夏季平均气温22℃,素来是避暑的清凉胜地,如今更以冰雪旅游的蓬勃兴起,成为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

每年盛夏,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村庄,享受清凉与宁静。然而,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单一的避暑经济已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长远需求。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成为朱家湾村探索的新课题。

“受天气影响,每年11月份开始,我们村的景区和民宿农家乐均陆续停业歇业,以待来年气温回暖再继续经营。”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毛家锋对记者说,“这已经成为我们村经济发展的固有模式,冬季旅游的瓶颈也由此显现。”

2024年,当地政府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瞄准冬季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冰雪经济。“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打造,我们打造了集滑雪、滑冰、雪地摩托、雪圈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冰雪乐园和温泉度假酒店,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冰火两重天的乐趣。”毛家锋说。

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朱家湾村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旅游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一条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产业链条。如今,村里年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80%的村民收入来源于乡村旅游,旅游综合收入达2.2亿元。

在柞水县,像朱家湾村这样拓宽发展思路、拉伸产业链条、“报团式”发展的村落还有很多。例如秦丰村的秦楚古道、石瓮社区的东甘沟和柞水溶洞、凤镇街社区的凤凰古镇等地。这些自然景观与农文旅产业的巧妙融合,正是柞水县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产业发展、旅游开发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柞水县深挖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资源优势,探索发展冰雪经济、温泉康养和医药制剂等新产业、新业态,在一系列惠民政策和配套措施的推动下,释放出强大的市场红利,不仅推动柞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也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促进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