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赵丽云
2月22日,全国首单专利密集型产品保险在青岛自贸片区生效。这是我国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以来,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将有效降低专利密集型企业因产品专利或质量问题可能面临的侵权损失风险。
据介绍,首单生效保险由青岛清原作物科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原集团”)为其研制的三唑磺草酮产品投保。该产品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与高效除草性能,在农业领域具备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于2024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
此单专利密集型产品保险通过全链条的风险保障体系,极大增强了企业在面对复杂市场环境时的抗风险能力,让企业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中,全力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目前,我国常见的知识产权保险,覆盖多种知识产权类型,如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保障范围虽然较为宽泛,但针对性相对不足。与市面上已有的专利保护金融产品相比,专利密集型产品保险覆盖范围更精准,在原有侵犯专利权责任保险基础上,增加专利密集型产品责任保险关键板块,目标更为明确。它专门针对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涉及的专利侵权风险以及产品自身缺陷引发的责任风险进行保障,为企业的核心创新成果提供了“一对一”式的深度保护。
青岛自贸片区自获批以来,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出台了《知识产权和标准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为企业营造了更加公平、有序的创新环境。截至2024年底,青岛自贸片区及中德生态园累计授权专利13474件,其中发明专利2489件。青岛自贸片区获批五年来,发明专利年度授权数量从2019年的77件提升至2024年的557件,增长了623%;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191件。
(青岛自贸片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