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记丨王杜娟代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5-02-23 20:09:1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吴叶凡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河南省一些大大小小的工厂里,总能看到一个干练而靓丽的身影。全国人大代表、中铁高新工业总工程师兼中铁装备集团首席专家王杜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全国两会前,她想抽出时间再去生产一线走一走,总结装备制造行业的典型经验和典型问题。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让王杜娟有了危机感:“如果再不大力推动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我们一定会被其他国家落下。”这几年,围绕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话题,王杜娟走了不少地方,提了不少建议。

去年两会前,王杜娟去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调研。行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引起她关注:工程机械领域许多老旧设备仍在投用,推动老设备淘汰困难重重。一些老旧设备甚至执行的是国一、国二排放标准,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污染,还阻碍了新设备投用。“新设备需求端疲软,产量就上不去,会影响到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王杜娟向记者说明利害关系。

去年两会,王杜娟就推动工程机械行业老旧设备淘汰退出提出建议。令她欣喜的是,建议提出后不仅,就获得了工信部的回复:“不仅是书面回复,他们还打来电话,表示愿意全力支持,推动老旧设备逐渐退出。”

“辞旧”的同时,王杜娟也在琢磨如何“迎新”。今年两会,她准备的建议之一,就是多措并举落实促进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这一建议来源于王杜娟对制造行业AI应用的观察。她坦言,当前,我国大模型发展势头迅猛,但这主要集中在通用大模型。具体到各个行业,大模型落地情况往往不乐观。一些企业甚至误把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当作AI应用。

“实际上,当AI融入制造业,带来的一定是质的飞跃,而非百分之几的小变化。”王杜娟介绍,在预测性维护、工艺参数的优化、柔性排产等方面,AI都大有可为,为制造企业降本增效。

王杜娟建议,有关部门在加强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深化AI技术融合应用、加大前沿技术布局等方面,出台更实举措。“比如,可以借鉴‘灯塔工厂’的思路,设立制造业AI专项。”她说。在过去,“灯塔工厂”的评定带动了企业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投入。王杜娟认为,以AI专项评定的形式,也有助于促使企业在AI场景应用上多下功夫。

王杜娟还注意到,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有创新AI应用的想法,但受困于建设资金。为此,她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政府、协会等联手为企业建立联合诊断机制,提供升级改造方案。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更离不开人才。产业工人是王杜娟最关注的群体。今年两会,她还将带来关于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多举措培育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议。

在工作中,王杜娟敏锐地发现,相比于西方一些国家生产的机械设备,国产设备在可靠性和稳定性上仍有不足。这一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生产中工人职业技能素质有待提高。“工人常有差不多的心理,认为差几个丝或十几个丝不影响装配精度。”她说。

去年,王杜娟参与了很多场有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会议。会场上被人问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职业教育改革落到实处。王杜娟认为可以从两点着手。

一是加大职业教育的推广、支持力度,把AI应用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这两天我走访各种工厂,即使在食品加工厂里,都几乎看不到人。如果一个工人不懂计算机知识,可能连基本的设备维护都办不到。”王杜娟认为,要把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融合起来,推动产教融合。

二是尽快出台职业教育法实施细则。“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已经施行两年多了,应当出台细则,包括厘清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权责、落实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完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考核机制等。”王杜娟介绍。

今年,王杜娟将带着这些建议来到两会。她说:“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建议,把‘飘’在空中的事情,真正落到实处,为推动制造业转型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