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通讯员 朱子航
近日,在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的会议室里,企业负责人正兴致勃勃地介绍公司在风电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未来规划。当介绍到材料研发时,丁文江院士微微抬手示意暂停,“你们要重点关注材料,材料是基础。比如,风电叶片中的碳纤维和环氧树脂,还有风电电机的永磁材料,只有在材料上下功夫,才能提升你们企业的竞争力。”这场对话源自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江西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西研究院”)组织的院士行活动。
早在2021年,中国工程院就与江西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建江西研究院,江西研究院是全国成立的第18家地方研究院,依托江西省科学院管理运行。自成立以来,该院积极开展战略咨询、联合攻关、院士行及院士恳谈会等活动,服务江西科学决策,引领江西创新发展,为江西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上了结实纽带。
“金点子”变成“好政策”
江西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在核技术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在核医疗产业发展上却没有形成规模气候。
2023年,赵宪庚院士牵头的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江西省核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正式启动,赵宪庚带领专家组深入江西8个地市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赵宪庚发现全省竟无一家医疗机构拥有核医疗产业的关键四类证——《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第四类)》。经过深入研究和论证,赵宪庚在向省委、省政府报送的《院士专家建议》中直接提出,加快推进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四类证的发放工作。这份凝聚院士智慧的“金点子”,很快引起了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2024年6月,江西省药监局核发了《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验收标准,填补了江西核医疗领域的空白。目前,江西省肿瘤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3家医疗机构顺利通过了《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第四类)》的审查,实现了江西省第四类许可证“零”的突破。四类证的“尘埃落定”是江西研究院《院士专家建议》所取得成绩的一个生动缩影。从支撑江西省锂电新能源产业的科学规划,到推动邓建军院士工作站的落地建成,再到促成省重大科技研发专项立项……
“近4年来,我们报送的50期院士专家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132次,其中主要领导批示67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建议采纳应用率超过40%,院士专家的建议写进规划、融入产业、推动发展,实实在在地从‘纸上’落到‘地上’。”江西研究院副院长邹慧说。
“软课题”结出“硬成果”
有“锂”走遍天下,但“家里有矿”的江西在高端人才供给、地方财政保障等方面却并不占优势。2024年1月,中国有研集团布局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江西新余举行。
2月下旬,走进新余市有研新能源材料(江西)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首条年产3000吨生产线全线贯通。这一总投资10亿元的“硬核项目”落地,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承担的“江西储能和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咨询项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实上,中国有研集团选址调研组已经考察过广东、江苏等多地,起初并没有考虑江西,咨询项目实施期间,江西研究院敏锐捕捉到项目落地的需求,联合江西省科技厅积极对接中国有研集团,最终促成该产业化项目落地。”江西省科学院副院长范敏说。无独有偶,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南方农业装备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江西院”)的成立也源自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承担的咨询项目。
江西农机装备制造小、散、弱,有效供给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陈学东深入江西调研后开出“良方”: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农机院江西院在南昌揭牌,为江西丘陵山区农业装备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近4年来,江西研究院共立项咨询项目49项,组织院士176人次和省外专家近700人次参与咨询项目。
“依托咨询项目,江西研究院推动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中国(南昌)乡村建设数据资源融合应用创新中心等多家创新平台扎根江西,真正把‘软课题’做成‘硬科技’、结出‘硬成果’。”江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兼外国专家局局长陈炜蓉说。
“新对话”带来“强信心”
企业家频频登门拜访所为何事?
以“科技支撑江西省冶金与材料、石化与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首期“庐山对话”活动期间,江西省21家企业带着需求以“登门拜访”的形式,与院士深入开展14场对接洽谈。院士专家现场答疑,指导相关企业解决实际问题40项,其中技术咨询26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3项。特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袁晴棠等7位石油化工领域“大拿”专程赴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开展“实地会诊”,通过专业考察与指导,成功推动了九江石化投资102.9亿元的150万吨/年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获中石化批复。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相关全产业链发展,带动江西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庐山对话”活动的举办,是江西研究院常态化开展院士科技行活动的生动实践。“江西正大力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对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江西研究院让更多的院士专家走进江西、深入企业,指导产业发展、破解技术难题,切实提升了江西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江西省科技厅厅长宋德雄介绍,近4年来,江西研究院共组织院士江西行活动94次,院士累计来赣指导达314人次,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深入地市精准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大量技术难题,推动院士专家智力资源高效融入重点产业发展。
“我们在打造‘顶天立地’高端智库,服务江西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紧紧围绕江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江西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江西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说。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西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