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25-02-28 19:41:4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不久前,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在天津圆满落幕。本次大赛中,山西省共组织88所中高职学校933名选手参加了130个项目的比赛,最终获得金奖11项、银奖33项、铜奖66项,取得大赛改革赛制以来的最好成绩。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优化专业布点,实现“两个全覆盖”

日前,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山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东宣布,山西省已新建2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和专业布点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所有领域的“两个全覆盖”,标志着山西职业教育在规模和质量上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临汾市,这一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果得到了生动体现。作为山西工业大市,临汾市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地方文化传承、经济专业镇建设、乡村振兴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形成了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

在临汾职业技术学院,该校联合临汾经济开发区共建了临汾经济开发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共同打造集智造、智慧、智创、智享于一体的“四智”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助力地方数字经济人才培养。

此外,临汾市侯马市作为一座非资源型城市,也通过职业教育的发展寻求经济发展新支点。在侯马市职业中专学校,该校秉持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办学宗旨,围绕产业定专业,对接需求开课程,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标准、特色教材,制定评价标准,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专业布点的优化,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关键。

山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张少龙介绍,近年来,山西省教育厅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布点的优化调整。一方面,山西省教育厅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规划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引导职业学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同时,山西省教育厅鼓励职业学校增设适应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专业,如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另一方面,山西省教育厅还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学校布局的优化调整,通过新建、扩建、整合等方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2022年—2024年,山西省持续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度超前进行专业布局,全省高等职业学校增设优势及战略急需专科专业263个,撤销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科专业264个,共调整专业527个,占全省专业点总数的三分之一。”张少龙表示,调整后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一老一小”等民生领域紧缺专业稳中有升,人才供给更加有效。

截至2023年底,山西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337所(不含技工学校),高等职业学校51所,“中-高-本”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初步形成。2024年,全省高职学校共开设19个专业大类460个专业1600个专业布点,中职学校共开设18个专业大类171个专业2262个专业布点。

“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山西职业教育在规模和质量上迈上了新的台阶,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张少龙说。

创新教育模式,增强职教认同感

日前,记者来到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中药标本馆内,只见场馆内热闹非凡。来自太原市两所小学的孩子们在讲解员张玮玮老师的带领下,正饶有兴趣地学习认识各种药材的名称、来源及用途。他们时而低头细看,时而轻触药材,仿佛在与这些珍贵的草药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2024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依托所在校内中药标本馆科普教育基地、中药类相关实训场所、中药调剂技艺传承基地等场馆,开展职业启蒙体验教育活动,延展职业教育广度和深度。

“这场别开生面的职业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走出课堂,从多个角度理解中药的科学原理和文化价值,更通过实际操作,搭建了学生与职业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张玮玮说。

事实上,在山西,像这样的职业体验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2024年,山西省教育厅公布了该省首批70个省级职业体验中心、102门特色课程和70个优秀案例,山西药科职业学院榜上有名。这些职业体验中心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启蒙教育和成长实践体验,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职业启蒙教育体系。

“为了消除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一方面我们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启蒙活动,另一方面也在探索职教融通,竭力破解职普教育中出现的难题。”张少龙说。

张少龙说的探索职教融通,正是山西省在职业教育领域推出的另一项创新举措——综合高中班试点。

张少龙告诉记者,综合高中试点班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有机融合。具体来说,试点班学生入学后,全部注册为试点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学籍,执行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各项规定。同时,试点班课程设置兼顾普通高中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既保证了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又注重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作为首批“吃螃蟹”的中职院校,晋中市职业中专学校党委书记侯企强介绍,2024年,晋中市职业中专学校与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建立了职普融通战略合作关系,开设综合高中试点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

“两校通过协同发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试点班开设文化课和艺术、技能选修课程,学生有学籍选择机会。”侯企强解释,综合高中试点班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开设九大文化课的同时,合理安排艺术、技能选修课程。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后,学生可选择转换学籍,既可以继续注册为普通高中学籍,也可以转换为中职学籍。

“有没有‘出路’,是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一次入学,多次分流’的方式,我们为学生设计了参加普通高考、对口升学、高职单招考试等多条升学路径,为学生搭建了成才立交桥,受到不少学生家长的欢迎。”侯企强说。

记者了解到,在山西,综合高中班试点工作目前已面向53所职业中学171个班级开展,在校生达8000余人。

“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一直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综合高中班通过普职融通的方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选择和发展机会。”张少龙表示,未来山西将继续以融通贯通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深入推进综合高中试点班教育教学,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搭建中高职学生成长“立交桥”。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