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成为热议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同样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
“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头雁效应’。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技术底座、工业应用为切入点的工业大模型,正成为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新方向。”周云杰表示,尽管工业大模型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在深度应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工业领域涵盖广泛,包括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数据结构多样、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周云杰表示,他在调研中还发现,工业生产环境中工艺流程复杂、操作控制高精度、安全标准严苛,不同行业、企业生产流程和需求差异巨大,这会导致模型无法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场景。
“除了以上两点,我还注意到,从供给侧看,服务商提供的智能解决方案存在‘自说自话’的情况,总体上成熟度不足、标准化不够、匹配度不高。从需求侧看,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和需求不明,找不准转型重点。”周云杰说,以工业大模型为关键变量赋能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需三管齐下。
一是夯实发展底座,发布国家级工业场景图谱、语料库和数据集。周云杰建议由工信部牵头,充分发挥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和海量数据资源等优势,设立国家专项,加大力度推广实施“一图四清单”行动方案。
二是支持龙头企业,示范工业大模型应用价值。他呼吁由工信部牵头,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家电、汽车、医疗等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基于工业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先行先试,打造标杆,示范应用价值。同时,鼓励龙头企业提炼并共享其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深度应用人工智能的典型案例。
“尤其重要的一点,要扶持平台企业,促进工业大模型服务中小企业。”周云杰建议,由工信部牵头,对国家级双跨平台企业出台专项财政扶持政策,培育一批工业大模型与场景图谱精准匹配的标准化、可复用、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人工智能服务。
(海尔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