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通讯员 刘宇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在加快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中,如何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擦亮“千年瓷都”靓丽名片?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谈了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景德镇地区的新电源总装机容量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30万千瓦提升至2024年的80万千瓦,新能源的占比由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34%,但相较于该省的新能源占比(46%)仍显偏低,能源转型压力较大。
张婧婧认为,国家电网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与协同治理并重,有效挖掘了源网荷储各环节灵活调节资源,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市场化消纳。但当前新能源开发利用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靠天吃饭”的新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给时刻要保持供需平衡的电力系统带来“新烦恼”,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仍然不足,所以能源的低碳转型与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
张婧婧表示,景德镇作为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在推动工业遗产绿色转型、促进文旅与新能源融合方面具有示范意义。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对电力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与产业协同,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与系统韧性提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打造绿色低碳的国际瓷都。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