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数据是继劳动、土地、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生产要素”,对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以水为纽带,结合湖北的电力优势,实施科创引领战略,在湖北打造水利产业算据、算法、算力“三算”全链条融通发展和创新应用,对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有效刺激整个长江经济带相关行业创新、新型产业形态发展具有先天需求和明显优势。
但是,目前长江流域在以算据、算法、算力三大核心构建数据要素价值增值服务应用链条和创新产业模态方面,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三峡大学校长黄艳建议,加快统一协同行业与区域、市场、互联网等大数据“算据”基础、创新水+经济“算法”能力、优化流域“算力”布局,以“三算”全面融通支撑创新打造水数据为纽带的数字化服务产业体系。
一是在中部地区打造三算融通基地。将建设湖北省中部地区三算融通创新策源地纳入“十五五”规划,并支持选择湖北水电之都宜昌作为基地,以水利为典型行业和长江三峡为典型区域,建设长江三峡多元数字智造与服务能力试点。建设长江流域数据要素获取-整理-智造加工-价值服务的全链条生产线,打造立足于水的数据智造“算法”,有序全面盘活长江流域数据要素价值。
二是探索建设中部地区算力枢纽与数据市场。将湖北宜昌算力作为国家中部算力枢纽,构建长江算力配置调度平台,大幅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数字长江大数据交易所”,实现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活动的有偿服务,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动能和引擎。
三是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构建跨机构跨行业和社会化数据应用与建设新模式。组织水利、电力、交通、能源、环境、农业等涉水管理部门,共同推动开展水利数据为基础的跨行业融通服务试点。设立数字长江数字产业化专项预算,对具有示范效应的重大项目给予重点倾斜;支持开展围绕行业特征的水信息感知与数据融合、挖掘分析技术研究,助推数字经济多元化发展、放大长江数据要素价值,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赋能。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