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近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承办的Material X-可持续未来材料研讨会在上海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上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指出,全球纺织行业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变革期。在环境压力、资源约束、消费需求升级等共同作用下,全球纺织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已势不可挡。材料创新是纺织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创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既能缓解资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带动技术升级、商业模式革新,加速行业绿色发展进程。
阎岩强调,应系统性构建“生态智慧型”材料创新体系,利用全生命周期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型,实现材料的资源闭环管理与碳足迹精准溯源;依靠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柔性材料智造系统,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降低单位能耗强度。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胡柯华以《时尚的科学幻想:可持续未来材料预览版说明》为题,分享了未来材料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细菌、酵母、藻类和菌类等生物体是未来材料探索的重点领域,依靠生物技术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强调存量资源反复利用,打通循环堵点,提升循环次数;三是数智技术扩大材料适配领域,提高材料利用率。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教授关晓宇以《全球纺织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为题,介绍了智能纤维、新型响应纤维等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菌草事业部总经理关德众介绍了新材料技术-菌草纤维技术的研发、菌草纤维功能优势和应用;兰精集团北亚区可持续发展经理刘爽介绍了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从循环工艺开发到再生能源利用的循环经济战略;李宁公司可持续发展总监刘维介绍了品牌视角下的可持续材料应用与实践。2024年李宁公司共使用约2千吨再生涤纶纱线用于乒乓球、羽毛球队专业服装部分材质,相比原生涤纶可实现大幅碳减排。
据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通过“可持续未来材料”前瞻研究体系、ecoM可持续材料数据库、纺织品全生命周期绿色评价系统LCAplus等,构建未来材料“三体联动”创新矩阵,并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围绕绿色可持续纺织材料,搭建产学研用融合的生态共同体。同时,聚焦行业可持续材料的未来,探索商业化应用路径和场景,开拓纺织材料绿色经济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