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以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改革

2025-03-24 22:32:1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3月24日记者从四川省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了解到,近年来,该校聚焦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构建育人新格局、五育并举、培养乡村振兴新农人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在人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4年8月,由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与政府、企业共建的宜宾高新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正式投用,将职业技能教育的课堂开设到了产业一线。这一总投资5.7亿元、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的“职教综合体”,集教学、实训等功能于一体。基地内,自动化车床、智能网联汽车、3D打印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同时,基地内还划分出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技术实训区、焊接实训区等多个区域。在师带徒生产实训区,学生身着工装,与来自宜宾各机械厂的技术导师并肩操作设备。学生上手加工实践的并非教学材料,而是一线工厂所加工的同款零件。企业导师不仅传授技能,还将生产一线的常见问题融入教学,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所需,适应岗位需求。

“不同于给工人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提高培训,给孩子们上课是让他们‘从0到1’入门。”在焊接实训区的教学课堂上,中核建中宜宾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一级焊工方宝红正把自己30多年的技能和经验“手把手”传授给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已有百余名毕业生成为各大用工企业的技术人才。

据悉,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均存在“五育”培养重视不够、权重比例不合理、过分关注技能技巧等问题。而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探索构建了“五育融合,四化育人”工作模式,以20个主题教育为载体,有阵地、有氛围,以“主题化、课程化、自主化、学分化”的形式加强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涵养品格。让“成人”与“成才”相伴而行。

目前,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有约10200名学生,其中有70%是农村学生。在服务“三农”方面,该校积极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后继者”,让农村学生从参与家庭生产增收致富入手,帮助学生成长为懂技术、善经营、留得住的新农人。目前,除了宜宾高新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该校的3个农业基地也已经投入使用。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