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玛米”点亮生命之光——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五年接力救助高原牧民纪实

2025-03-28 12:03:2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邵艳玲 戴欣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金珠玛米”在藏语里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兵”,是藏族同胞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种亲切称呼,体现了藏族人民对解放军的深厚感情和高度信任。

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外科,一段跨越5年的救治历程,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的动人赞歌。近日,西藏丁青县牧民布次仁在朱震宇教授及其团队的精心救治下,成功战胜“虫癌”——肝包虫病,重获新生。

2020年,布次仁因肝包虫病导致胆道完全堵塞,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瘙痒等症状,生命危在旦夕。面对复杂的病情和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医疗队迅速行动,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至北京救治。

经多学科会诊,医疗团队决定先为患者实施胆道支架置入术,成功缓解胆道梗阻症状。术后,布次仁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带着希望返回高原。

2024年底至2025年初,布次仁病情出现反复,梗阻性黄疸、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等问题接踵而至。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复杂的病情,布次仁一家陷入困境。关键时刻,他想到了曾经救治过他的朱震宇教授。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肝胆外科专家,朱震宇教授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肝胆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专家经过深入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2025年1月26日,一场历时12小时的复杂手术成功实施,包括右半肝切除术、尾状叶切除术、肝左外叶动脉重建术等多项高难度操作。

经过14天的精心治疗,布次仁病情显著好转。在治疗期间,医疗团队不仅关注患者的病情,还为其家庭提供生活帮助,免费为家属提供行军床等生活必需品,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成功救治布次仁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医疗帮扶工作的缩影。多年来,医疗队定期深入西藏和青海牧区,开展义务诊疗、筛查包虫病患者,并通过举办培训班、建立疑难病例会诊制度等方式,为当地培养医疗人才,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朱震宇教授表示,肝包虫病是我国西北部地区高发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CT和MRI检查可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依据。通过多学科协作和先进诊疗技术,肝包虫病的早期检出率和治愈率显著提高。

“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朱震宇教授表示,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复发率是外科医生的不懈追求,也是攻克肝包虫病的终极目标。布次仁的成功救治,既是医学技术的胜利,也是医患同心的见证,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勇气与希望。

在这场历时5年的生命接力中,朱震宇、孟令展、邵艳玲、刘佳等医护人员用精湛医术和无私大爱,托起了布次仁的生命希望,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军民鱼水情的动人乐章。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