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3月26日,“AI宁波”首届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大赛智慧城市赛道复赛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拉开帷幕,67个AI项目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项目答辩。大赛组委会数据显示,自2024年宁波启动“AI宁波”首届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大赛以来,已有1190余个项目报名参加。
“我们的系统通过数字人驱动的多智能体协作网络,可有效提高企业流程自动化效率,降低运营人力成本。”在复赛现场,67个申报项目的答辩选手围绕智慧医疗、生活服务等场景,展示其在智能机器人、智慧生活、智慧治理等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与技术突破。不少选手结合宁波产业结构特色,分析项目技术如何融入宁波人工智能发展中,表达了对项目未来落地宁波的期望。
如何解决痛点问题、运用哪些人工智能技术、未来有何规划……在提问环节,评审专家们从技术可操作性、市场前景等多个角度进行提问,也为申报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据悉,本次大赛设置了智能技术、智能装备、智能终端、智慧城市四大赛道,并设立创新组、初创组、成长组三个组别,分项目分阶段地展开层层筛选,确保达到“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参赛项目将有机会角逐100个甬江人才工程名额,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项目资助。项目成功落地宁波后,还将获得低成本算力支持以及科创特训营孵化、科学家基金助力、产业集聚区加速等一系列扶持。
据介绍,近年来,宁波海曙区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人才专区,引进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CF宁波运营中心和算法测评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入选浙江省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海曙区承办“AI宁波”首届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大赛智慧城市赛道、首届CCF算法能力大赛及算法大会等赛事活动,发挥了“以赛引才、以产聚才”的作用。
“本次大赛为优秀人才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海曙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比赛不仅能挖掘出行业内具有潜力的人才项目,更能推动技术创新与理念更新。大赛承办单位之一,国投(北京)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将继续夯实人才挖掘、产业项目引入和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多维度的创业服务体系,挖掘重点产业领域的高端人才、创新技术,驱动产业技术升级和转型。
(大赛组委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