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3月30日,“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论坛在京开幕。论坛邀请到10余位金砖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政府政要、院士专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组织领袖出席并做报告,来自俄罗斯、巴西、南非、中国等国的200多位嘉宾参与论坛交流。
作为落实金砖国家《喀山宣言》的重要行动之一,论坛以“一带一路”及金砖国家技术创新合作助力新工业及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彰显了“创新金砖”在推动全球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的关键力量。
论坛是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平行论坛之一,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主办。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副理事长兼联席秘书长罗晖在致辞中指出,工程科技创新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也是金砖各国共同关注的重点方向。她希望能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合作机制框架下构建工程技术领域合作机制。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表示,希望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协作,促进人才交流互鉴,完善国际合作机制,聚焦绿色与包容发展,深化“一带一路”及金砖国家间合作。
在以“金砖+国家技术突破与产业创新之路”为主题的主旨演讲环节,嘉宾围绕技术革命、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等技术提出对于人类未来的畅想。来自新加坡、南非、玻利维亚和印度尼西亚的4位国际专家在“金砖+国家卓越工程师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及路径分享”的专题报告环节分享了各国经验。
论坛还发布了“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术创新与国际务实合作成果,包括发布金砖国家技术平台暨“金砖+国家科技创新联盟”揭牌;为中国-南非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单位(金砖工坊)授牌;启动金砖+国家未来技能和创新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技能发展、应用技术与创新中方工作组主席,“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理事长刘振英表示:中关村不仅是中国的创新高地,更将成为金砖+国家创新技术协作的“超级节点”,期待更多中国企业和院校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及金砖国家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务实合作。
论坛同期举办“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宣讲会议。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