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姗姗
近期,网络上关于“薯片含有TBHQ致癌添加剂”的说法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涉事薯片品牌方回应称,产品中所使用的TBHQ含量符合国家规定。
TBHQ是什么?有何作用?是否有致癌风险?对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重庆三峡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王兆丹。
TBHQ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抗氧化剂
王兆丹表示,许多人认为食品添加剂都是不健康的,其实不然,TBHQ等很多食品添加剂反而有延长保质期、提升食品安全的作用。
他介绍道,TBHQ的全称为特丁基对苯二酚,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抗氧化剂,能使食用油脂的抗氧化稳定性提高3到5倍,因此有着抑制油脂氧化、增强食品稳定性、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
“市面上销售的薯片,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食用油脂等。油脂在加热过程中会适度氧化并与食品中的蛋白质、淀粉等成分发生复杂反应,生成独特的香气。”王兆丹强调,过度氧化的油脂则会产生难闻的气味,食品中的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流失,甚至产生自由基、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因此,为了防止食品中的油脂氧化、保障食品安全和口味,TBHQ等抗氧化剂应运而生。
王兆丹进一步表示,TBHQ不仅能阻断油脂氧化的链式反应,延缓油脂变质,还能保持食品的原味和营养价值,已被广泛应用于油脂、膨化食品、油炸面制品、方便米面制品、糕点、饼干等各类食品中。
安全范围内食用 并无致癌风险
针对网友关心的TBHQ的安全性问题,王兆丹认为,应从食用剂量上判断是否存在危害健康的风险。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TBHQ在食品中的允许最大使用量为每千克0.2克(以油脂中含量计)。这一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建议一致。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均允许TBHQ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中,且认为在限定的剂量下,暂未发现显著健康风险。FDA规定TBHQ最大添加量为油脂含量的0.02%;EFSA和JECFA设定每日TBHQ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7毫克。
“TBHQ的摄入量是遵循国际通用的科学原则以及系统的毒理学评估和风险评估确定的,是基于严谨的毒理学数据,通过保守的安全系数推导而来,并经过国际权威机构多次验证。”王兆丹举例称,JECFA在动物实验中确定,每天摄入72mg/kg的TBHQ,是无明显损害的。再结合100倍的安全系数,确定人体TBHQ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7毫克。
以每千克体重0.7毫克的摄入量为标准,一个体重60kg的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TBHQ只要不超过42mg则认为是安全的。现实中,TBHQ在食品中的实际添加量通常远低于国家标准的上限,日常饮食下,TBHQ不会超过限量范围,不会有致癌风险,不必过多担忧。
随着大众对食品健康关注度的上升,王兆丹建议,食品生产商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在产品标签上清晰、明确标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让消费者在选购时放心。同时,还可提高生产加工技术,进一步减少或者使用更安全的添加剂,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食品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