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史诗
铌是一种稀有金属,属于稀缺战略性资源。4月10日—11日,由中信金属和巴西矿冶公司(CBMM)联合主办的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技术年会暨研发项目报告会在北京召开,旨在通过交流铌科学技术最新研究和应用成果,促进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我国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国权介绍,近年来,中信金属与国内外伙伴合作,在含铌先进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中信集团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深化与各方合作,共同书写铌科学技术发展新篇章。”
铌作为稀有金属中的“合金贵族”,已被各国列为战略性关键金属。凭借高强度、高熔点、耐腐蚀等特性,铌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钢铁、合金、陶瓷、电子等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精”,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钢铁中添加少量铌,可以显著提高钢材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这方面运用最广的是汽车;在合金中加入铌,可以改善合金的耐高温性能;在陶瓷和电子领域,铌的化合物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信金属在30多年前通过与全球最大的铌产品生产商——巴西矿冶公司合作,将铌科学技术引入中国。中信金属通过“技术带动销售”的模式,积极整合行业资源,构建高素质研发团队,针对国民经济发展对先进材料的重大需求,以“产-学-研-用”的创新模式,推动了铌在中国钢铁等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截至2024年,中国含铌钢年产量从已由1990年的不足几万吨,发展到1亿吨以上,占我国年产粗钢总量的10%以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发展。
据了解,2024年,作为中国首个先进铌基电池材料联合实验室,先进铌基电池材料联合实验室在位于广东东莞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揭牌。该联合实验室由巴西矿冶公司、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建,三方将以此实验室为载体,合力推动铌在电池关键材料中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
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唐祖君、巴西矿冶公司总裁里卡多·利马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日平、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焦树强等人出席会议。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