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为促进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7月25日,中国科技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在京举办“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启动仪式。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指出,值此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之际,科技部将会同中欧相关机构共同实施“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为中欧科技合作共建“信任之桥”“合作之桥”和“友谊之桥”,增进战略互信,释放合作动能,稳固合作根基。期待中欧青年科学家勇担使命,为推动中欧乃至全球科技进步作出表率,共创可持续发展未来。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沙野、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分别致辞,对推动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和加强中欧科技合作提出希望。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科学理事会副主席朱永官以自己在海外八年的学习经历,阐明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才能以更全面的方式看待世界,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历史和政治偏见。”
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法国材料与结构力学教授艾德-穆尼,对此持相同观点,“当我们面临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解决的挑战时——气候变化、大流行病、技术的道德前沿、人工智能治理等,中国和欧洲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伙伴关系不仅有价值,而且至关重要。”
艾德-穆尼说,环顾四周,你会看到中欧合作的成果: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安静的大厅,中国和欧洲物理学家肩并肩地站着,探究宇宙最深奥的奥秘;在中国广阔的沙漠中,欧洲工程师与同行合作,完善下一代太阳能; 在柏林、巴黎和上海的实验室里,年轻的研究人员交流着想法,这些想法有一天可能会治愈疾病或为我们的城市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中法天文卫星(SVOM卫星)是中法两国政府间重要航天合作项目,科学目标是探测并研究伽马暴这一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中法两国在科学、项目管理、系统工程、卫星载荷和地面系统全面合作。
作为中欧青年科学家代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陈雯带来了SVOM卫星的最新进展。当前,SVOM卫星已探测到138个伽马暴,取得了多项重大发现。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今年3月,SVOM捕捉到了一个来自130亿年前宇宙“婴儿时期”的伽马暴,是近十二年红移最高的伽马暴。
陈雯解释说,SVOM卫星上的多波段载荷互相触发、接力探测,地面上的科学家也根据SVOM卫星实时下发的在轨触发信息,调动其他卫星和世界各地的地面望远镜开展后随观测,捕捉转瞬即逝的伽马暴。“卫星和科学家接力和时间赛跑,不间断地对伽马暴进行追踪。”她说,SVOM项目从2005年开始论证,2014年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经过十年研制,2024年6月22日中法团队一起见证了卫星的发射升空,“我们一起向太空放了一个风筝,聆听来自宇宙的声音。”
“前方的路很长,但方向很明确。团结起来,中国和欧洲可以照亮道路——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世界。”艾德-穆尼说,“让我们以决心、信任和共同的信念开始下一章,即最伟大的发现不在于竞争,而在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