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4月15日,“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在位于南京的中国气象谷揭牌,同时发布了实验室首批科研项目,包括智能农业技术、物联网关键技术、智能建筑与智能交通技术、海洋气候与海洋能量等重点研究方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自2006年开始合作。2023年成立中爱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拓展科研合作;同年10月,成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爱尔兰分中心。此次,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正式落地中国气象谷,发展成为国家级的双边科技合作平台。目前,联合实验室正在积极促进爱尔兰芒斯特理工大学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国际教育合作。
爱尔兰被称为“欧洲硅谷”,信息技术及产业在世界领先。联合实验室立足南信大,面向长三角地区与全爱尔兰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聚焦“科研合作、国际教育、企业孵化、技术转移”四大核心功能。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将助力我国高校融入全球科研网络,开展如AI与气象交叉、气候预测模型等联合研究,提升国际学术领域的知名度和话语权。
国际联合实验室落地在中国气象谷,它是学校与江北新区共建的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的核心平台,吸引了大量气象、环境、信息类国际科技企业研发中心落户。实验室将通过孵化中外科技企业项目,吸引更多国际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为学校国际化战略提供产业支撑和实践平台。
中国驻爱尔兰大使赵希源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近两年中爱两国高层的互动,为中爱互惠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也为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希望联合实验室为两国科研人员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双方在高水平联合科研、国际技术转移、青年科研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David Murphy表示,爱尔兰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凭借其卓越而富有创新性的教育体系,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爱尔兰的高等教育机构素以学术精湛和与高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而闻名。高等教育一直是推动中爱两国交流与外交关系发展的核心动力,希望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创新项目的启动,进一步深化两国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合作。
会上还签署了《中爱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合作备忘录》《中爱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企业孵化合作备忘录》,“江北新区-爱尔兰国际人才创新中心”也同时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