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伴随着机翼的嗡鸣声,一架八旋翼无人机搭载药品从南京江宁区腾空而起。13分钟后,无人机穿越7.4公里,顺利完成模拟药品调拨配送。
前不久进行的这次飞行,标志着江苏省南京江宁区首条城市低空物流航线正式开通。这条航线是江宁区首条以6G无蜂窝通信作为空联网的物流航线,也是紫金山实验室的6G无蜂窝通信技术的一次应用示范。
南京,这座全国最早布局未来网络的城市,近年来大力支持紫金山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开展6G技术研发工作,并嫁接资金链、产业链,培育创新生态,推动创新策源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三次方”变革,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在6G代际跃迁的下半程和突破期,南京将以打头阵的高度自觉,一体推进全行业协同共创,全链条普及应用,全力打造6G之城和6G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说。
创新蝶变“一次方”: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在南京召开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中,一批前沿科技成果描绘出南京6G领域原始创新图谱。
在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展台,科研人员介绍,他们正在研发的“空天海地全映射光通信网络系统”,集成图像识别和自动跟瞄技术,构建了一个覆盖空、天、海、地场景的通信网络。在极端环境下,如自然灾害导致传统通信中断时,这一技术或可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
在紫金山实验室展台,科研人员和产业从业者正围绕6G无蜂窝广域低空覆盖技术展开热烈交流。
紫金山实验室普适通信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林鸿鑫介绍,他们研发的6G无蜂窝通感融合技术集聚无蜂窝、通感融合、无人机编队等多个技术于一体,构建了6G多点协作感知系统,可实现对低空空域中低、小无人机目标的全天候立体化实时高精度感知探测。
“在南京江宁无线谷构建的低空安防模拟场景中,0.1秒内探测到无人机雷达反射截面积最小可达0.01平方米。”林鸿鑫说。
从牵头国家6G总体技术研究项目,到成功搭建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再到初步建成6G端到端实验平台、完成世界上首个6G光子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紫金山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已经创造了十余项“世界第一”的纪录。面对AI、通感融合和低空通信等技术趋势,紫金山实验室正通过跨学科协同加速6G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为6G创新策源,南京将不遗余力。周红波表示:“我们将致力于技术策略,打造前沿高地,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更大力度支持紫金山实验室整合资源,凝练任务,系统性部署、体系化攻坚广域确定性光通信网络、光子太赫兹等6G前沿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器件支撑体系,建设全场景、电池环境孪生试验设施,协同定义国际统一标准,推动全球6G共识加快形成。”
创新蝶变“二次方”:概念验证+资金支持加速成果转化
6G被视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核心突破方向,与5G相比,其峰值速率预计提升10至100倍。科技成果要转化,需要先验证。
近日,紫金山实验室6G概念验证中心揭牌成立,6G概念验证中心外场也已在南京正式投用。分布在江苏各地的多个试验场开始验证6G技术的不同应用场景。
在江宁区秣周东路至悠谷路上,3台无人智能清扫车,按照设定的路程,在2.1万平方米覆盖范围内清扫路面。
6G概念验证中心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刘东杰介绍:“这些清扫车安装有通信终端、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和各种传感器,通过无线谷试验场部署的6G无蜂窝网络向环卫服务平台发送实时高清视频,再生成控制指令传回,可以及时避障,还能精准识别清扫垃圾。”
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尤肖虎表示:“紫金山实验室将致力于让概念验证中心的功能更丰富、易用、低成本,为共建高校提供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前期验证环境,降低6G研究门槛。验证成功后,还将通过紫金山科技城与产业界、资本对接,跨越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鸿沟,推动前沿技术顺利转化,为我国6G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6G概念验证中心只是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2023年8月,6G成果转化进入紫金山“二次方”模式—南京市和江宁区两级国有股东共同组建紫金山集团(以下简称紫金山集团),该集团通过集聚10亿元“拨投结合”资金池、5亿元的南京紫金山未来产业天使基金、优化“企业+基金+基地(紫金山科技城)”的成果转化服务模式,打造网络未来产业集聚高地。
去年4月,紫金山实验室“5G室内高精度定位项目”正式成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紫金山集团联合实施的首个以“拨投结合”模式开展产业化的科研成果。
创新蝶变“三次方”:培育产业生态释放发展动能
南京是全国重要的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基地,产业总规模达1400亿元,围绕关键零部件、整机终端、应用服务等产业链环节,集聚规上工业企业400余家。这为6G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试验场,也为6G的产品落地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现实基础。
而以6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在南京各个区域的产业版图中也占据重要席位。其中,江宁区紧抓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5G/6G、卫星互联网、量子产业。江北新区重点发展光通信、卫星互联网等产业;玄武区重点围绕南京量子计算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发展量子产业。秦淮区发展卫星互联网、5G/6G、网络安全等领域……
“从紫金山实验室成立起,江宁区就有针对性地培育布局传感器、算力产业、人工智能、新兴软件等上游产业。中兴通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腾讯云计算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等一大批企业相继落地。”江宁区工信局副局长蒋继平说。
2024年,紫金山实验室所在的南京江宁区未来科技城更名为“南京紫金山科技城”,而6G技术,成为紫金山科技城发展未来产业的驱动器。去年,《紫金山科技城加速培育以6G技术引领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发布,提出“3+X”产业布局,明确先进通信、未来网络、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方向,协同卫星互联网、量子通信等X个前沿领域,形成“技术—产业—生态”的闭环发展路径。
目前,紫金山科技城正力争五年内未来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实现以紫金山实验室作为创新策源地、紫金山集团作为资本蓄水池、紫金山科技城作为创业孵化器的“紫金山三次方”跃迁,全力贯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
南京江宁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汤小南表示:“我们将围绕全球信息通信创新策源地、世界一流人才集聚新高地、全国产业科技创新先发地、体制机制集成改革样板区的打造,实现成果转化效益、未来产业能级、科产融合程度等方面的提升,加快以6G技术为引领的未来产业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