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涵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4月18日,上海浦东新区召开高水平改革开放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浦东正打造企业出海的前沿窗口,通过搭建1个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和X个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驿站,为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提供政务、专业、金融等服务支撑。
推进会上,浦东新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发布。据悉,这一服务平台选址浦东新区花木保利浦开金融中心,集聚了超8000家中外金融机构以及3000家法律、会计审计、咨询调查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走出去”一站式解决方案。
“平台将引导法律、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机构跨领域组团合作,并组织各类的金融机构对接企业,为企业提供多元融资服务。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400家出海先锋企业,100家出海企业总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说。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朋友圈”,浦东在努力成为服务企业“走出去”桥头堡的同时,持续加大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以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着力打造更加理想、安全、有为的全球投资目的地。
推进会上,浦东发布《浦东新区关于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支持措施》。围绕扎实推进浦东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资,提出4方面14条支持措施,包括促进利用外资提质增效,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高投资运营法治化、便利化水平,以及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力度等。
活动现场,森松总部大楼、第一三共生物医药跨境分段生产、益海嘉里综合食品产业基地、托克中国宗金汇4个新设外资项目签约,投资金额分别约为6亿元、10亿元、24亿元和5000万元。
“在浦东这块热土上,我们从未见过改革的天花板!”跨国公司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在推进会上作主旨发言时激动地表示,“从思拓凡中国科创中心的本土赋能升级,到金桥工厂本土制造的持续拓展,丹纳赫既是浦东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也是高水平制度创新的切实受益者。”
丹纳赫是专注于研究生命科学、医疗诊断和生物技术的世界500强企业,早在1994年就来到浦东建设工厂。前不久,丹纳赫旗下徕卡显微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与浦东金桥集团签约,投资2亿元扩建研发制造基地。
推进会上,浦东新区还集中推出了50个高水平改革开放典型案例,发布了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五大行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以及6个科创产业服务平台和4个金融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