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4月18日,第三届“典耀中华”阅读大会在广州大学举行。本届大会以“新知 新智 新质——共享新时代阅读之光”为主题,由粤港澳地区高校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出版界人士及公益代表等参与。
大会开幕式上,教育部语用司副司长王晖指出“典耀中华”读书行动是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三大主题之一,要为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建华,广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主任督学蔡健安,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欧阳谦分别在致辞中就积极实施“典耀中华”主题读书活动、以经典阅读浸润城市、将经典阅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作阐述。
在主旨发言环节,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郑家建以“以经典阅读筑牢教育强国根基”为题,强调在实践中坚持经典阅读,借助“AI”等数字化、信息化智能手段,推动经典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活水源泉”。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设从“中华大阅读体系构建及智能化应用”角度切入,提出打造融合“文化传承—技术研发—智能应用”的阅读新模式,让经典阅读“可视、可感、可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广州大学)主任屈哨兵则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呼吁构建跨区域阅读协作网络,推动湾区文化资源共享。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姚喜双从技术赋能角度,探讨经典阅读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中的突破方向。
大会特设4场主题对话,聚焦经典传承与创新实践。在“经典文本的创造性转化”论坛中,学者与出版界代表围绕古籍今译、经典IP开发等展开热议;“经典阅读焕新文化记忆”环节,大中小学教师分享了以阅读、诵读激活中华优秀经典的实践案例;“智能技术重构阅读新生态”议题下,残疾人士的AI阅读助手、虚拟现实经典场景复现等技术应用引发关注;而“跨文化阅读与经典海外传播”对话中,高校学者与国际出版机构代表共议中国经典“走出去”的多元路径。
本届大会以鲜明的粤港澳合作特色为亮点,由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广州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深圳大学)联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澳门大学主办。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