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光伏发电、红色旅游、美食名片、研学基地……记者4月20日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获悉,千年古镇黄渠桥用一个个精心谋划的项目使产业呈现出多点绽放态势,擘画出一幅多元化产业融合的新画卷。
来到西润村,只见家家户户牛舍棚顶正在布设300千伏的光伏设备。这是黄渠桥镇今年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发展机遇而实施的肉牛养殖厂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旨在花样借“光”,以“能”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该项目按照“自发自用、就地消储、余电上网”模式,棚上能发电,棚下可养牛,实现了“传统养殖+绿色能源”的复合增收路径,建成后村月发电量能达到4.5万度。
“目前,我镇西润村、渠中村两个经济合作社都实施了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实现村集体年增收22万元的同时,可吸纳周边脱贫户、监测户参与清洗光伏板等务工就业,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同时,光伏发电可为园区内脱贫户、监测户免费供电,每年帮助他们节省电费1000元左右,非常惠民。”黄渠桥镇党委书记李涛说。
该镇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为契机,深度融合特色美食小镇的区位魅力,将目光聚焦于镇域餐饮、商铺及周边群众的面粉需求市场,盘活利用黄渠桥村原村部闲置资产,谋划实施了石磨面粉厂建设项目,流转120亩土地发展种植业,不仅增加了集体经济,更为村民在家门口搭建起就业平台。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的同时,黄渠桥村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按照“红色文化+产业振兴+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以黄渠桥红色教育基地为中心,结合羊羔肉主导产业辐射带动五星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等建设,促进一产向二三产自然延伸,加快构建产销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黄渠桥村乡村振兴馆自开业以来,不断调整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经营的农产品种类已由初始的20余种增至90余种,爆炒羊羔肉、糖麻丫、老豆腐、扁豆粉等特色美食的展示,极大地刺激了来访者的消费欲望,将本地的“土特产”转变成为区域发展的“金名片”,今年一季度营业额已突破2万元。
五星村对原黄渠桥中心小学闲置校址进行提升改造,精心打造了占地面积63亩的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形成一个集文化传承、知识科普、休闲体验、亲子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0个,有效助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把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推动特色产业向‘新’而行,传统农业向‘优’而进,乡村文旅向‘精’而升,产销对接向‘畅’而达。”李涛表示。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