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通讯员 李国建
记者4月21日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动车段(以下简称成都动车段)获悉,由该段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动车组闸片一级修动态排班系统,已顺利完成150天试运行进入正式投用阶段。
闸片是动车组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以2023年为例,成都动车段更换闸片共计产生3405.27万元成本,占磨耗件成本总支出的75.3%。但传统的闸片更换模式存在闸片磨耗浪费、日常作业不均衡、更换作业缺少信息化统筹管理手段等问题。
“我们新研发的动车组闸片一级修动态排班系统,代替了过去人工测量、纸质建档、跟踪卡控作业流程,实现了从提前预防性检修到精准计划状态修的转变。”成都动车段动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严皓介绍,新系统运行后,可在动车组入库经过轮对检测棚时自动采集闸片图片,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将图片转化为数字信息,存储在一级修动态排班系统中,同时根据动车走行公里建立闸片动态磨耗大数据库。作业人员可通过系统,将动车组检修日计划导入动车组闸片一级修动态排班系统中,由该系统解析后自动获取入库检修动车组的闸片磨耗状态数据。
“系统还可与近限、到限指标进行对比,精准形成闸片更换作业计划,实现动态排班。作业人员可根据闸片更换计划提前准备物料工具等,提升作业效率。”该项目研发组成员张永芳说,新系统的应用可显著提升现场管理能效和经济效益,降低了闸片支出成本,预计仅成都动车段每年可节约至少125万元。目前,该成果现已推广至重庆、贵阳。
“下一步,我们进一步运用科技手段挖掘闸片可磨耗厚度、精准作业潜力,降低动车组运维成本。”张永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