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实习生 王湘川
4月24日,2025中国牙谷产业发展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现场,来自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行业协会、各省级学会专家教授和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谱口腔医学新华章。
“历经8年蓄势发展,中国牙谷从无到有、加速集聚成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口腔医疗器械产业的集聚地之一、全球最大的隐形矫治器生产基地,累计引进企业143家,335个‘资阳造’口腔产品、远销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我们诚邀各界朋友到资阳实地考察、共谋合作,携手同行共创美好未来。”会上,资阳市委书记元方在致辞中表示。
大会期间,资阳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中国牙谷分别颁发了“中国口腔医学协同创新平台”“中国口腔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共创单位”牌匾。资阳高新区与天津微齿馨隐形矫治器项目、广东中晶照明睑板腺治疗仪项目、青岛科智星穿刺缝合器项目等12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据悉,近年来,资阳市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将中国牙谷建设作为腾飞之翼,产业规模不断升级、创新生态加速优化、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2024年,中国牙谷实现产值近40亿元,为推动成渝双圈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中国牙谷建立之初,资阳市便致力于在搭建完善的检验检测联盟,建立从研发到临床的快速转化通道。依托国家器审中心四川创新服务站资阳分站等,实现“一类证当日办、二类证不排队、三类证畅通办”,产品注册时间较常规缩短60%,审批时效全国领先。同时,组建口腔产业服务专班,提供“一对一”全周期服务,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平均时间缩短3-6个月,让“牙谷速度”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资阳市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做好并强化企业产品检验检测和注册认证,大力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将中国牙谷建设成为全球口腔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民族口腔品牌培育的孵化器和世界口腔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本次大会由资阳市人民政府、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口腔医学会、四川省口腔医疗科技创新促进会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