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何沛苁 陆成宽 叶青
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23时49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25日1时17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随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上行了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的3项科学实验,上行样品及装置包括斑马鱼、涡虫、链霉菌等,总重量约28公斤。
在空间失重环境下,微重力会导致骨骼肌丢失、心律失常、心肌重塑等不良反应,这也是人类进行深空探索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此次开展的失重性骨丢失及心肌重塑的蛋白稳态调控机制研究项目,将借助6条斑马鱼来完成。这些“鱼航员”包括3条野生型斑马鱼和3条基因敲除型斑马鱼,它们将在太空站停留30天以上,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利用实施基因敲除的斑马鱼开展的在轨实验。
涡虫是一种拥有强大再生能力的扁形动物。空间微重力和辐射环境对涡虫再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索项目是国内首次开展的涡虫空间再生实验,将从个体水平进一步认识再生基本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人类空间损伤及地面衰老等健康问题。
链霉菌在土壤改良、生态系统构建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能产生丰富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等。空间微重力对微生物的效应机制研究项目将开展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链霉菌的生长、发育分化、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种群传代演替的变化和机制研究,为利用空间环境资源开发微生物应用技术和产品奠定基础。
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6名航天员、41人次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