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豪 张未 汪正洪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记者4月25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航天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会议日前在上海开幕。国家航天局在会上提出《浦江倡议》,致力于深化航天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本次会议以“拓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航天伙伴关系”为主题,由国家航天局、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以及巴西科技创新部、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共同主办。
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曹晓钟、上海市副市长陈杰与巴西科技创新部国务秘书安德烈、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常务秘书素帕猜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作《中国航天助力应对气候变化》主旨报告,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主持会议。
单忠德表示,近年来,中国国家航天局与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密切协作,积极推动航天技术在减污降碳、灾害预警等领域应用,加强与各国在航天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深度务实合作。面向未来,中国航天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探索航天领域突破性技术变革;发扬大力协同精神,提升航天产业赋能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秉持开放共赢理念,拓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航天伙伴关系,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积极参与外空全球治理,促进航天技术高水平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航天局愿与世界各国航天机构、有关部门和国际组织一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落实《巴黎协定》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空间基础设施能力、构建各国协力的国际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研讨。国内外参会代表高度赞赏航天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贡献,并赞同后续在空间利用、节能减排、“双碳”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包含开幕式、主旨报告、圆桌会议、成果发布、专题会议等环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上海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院士,相关企业、高校专家,香港特区政府科研机构代表,以及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使节、政府官员,专业机构、科研机构代表,10多个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会议。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