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王春
4月28日,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船坞内,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H1509)顺利实现坞内起浮,从结构和舾装建造的“上半场”全面转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阶段。
从入坞总装搭载到实现首次起浮这一节点,“爱达·花城号”较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用时缩短了1个月。而且,由于全船已经完成更多项目的安装,整船起浮重量也增加了3654吨,这意味着,此次邮轮建造效率和起浮完整性与首制船相比有了巨大提升。起浮节点的实现为2026年底完工交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起浮是大型邮轮建造的关键节点。在中船集团的指挥协调下,外高桥造船策划部署了周密的起浮工作方案,成立起浮指挥网络体系,为顺利起浮提供全方位保障。4月17日,中船集团组织“爱达·花城号”坞内起浮转阶段评审,经专家组认定,“爱达·花城号”船体建造完整度显著提升,关键系统准备充分,具备起浮条件。
在邮轮起浮前,外高桥造船相继完成安全检查、舱室加水、液舱测深、压载水密度测定等各项任务,确保邮轮满足起浮要求。自28日当天凌晨1时开始,经过6小时的坞内注水和吃水实时观测,邮轮缓缓浮起。
“爱达·花城号”船经过起浮释放全船残余应力、测定重量重心等一系列关键工艺要素和技术指标检验,进一步系统验证了国产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达到了既定起浮目标。
据介绍,“爱达·花城号”相较于首制船在船型尺度、房舱布局、系统配置和规范标准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总吨位增加0.64万吨、达14.19万吨,总长增加17.4米、达341米,公共区域和户外活动休闲区域面积也较首制船分别增加了735平方米和1913平方米。
(中国船舶集团供图)